首页 > 女生言情 > 边军第一杂役 > 第382章 应运而生,轻解罗裳

第382章 应运而生,轻解罗裳(1/2)

目录

u0001避开罗刹军的巡防,翻过乌拉尔山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安已经派人查过那些罗刹人的底细。

他们本是猎人,因不堪罗刹贵族奴役而前来投靠。

罗刹国所在的平原很适合居住。

而且斩草要除根。

既然已经和他们结下血仇,又不希望大赵的北方出现一个沙皇来,那么迟早要让他们灭国的。

这些罗刹人对罗刹国内的情况颇为了解,还对乌拉尔山脉很熟悉,留着肯定大有用处。

更何况他们多是青壮,箭术出色,可以将他们招入军中。

斩妖军是眼下赵家军中最有名的蕃兵。

他们为大赵拿下大湖盆地和整个唐努乌梁海立下汗马功劳。

事实证明,不论是哪里人,出身如何,只要愿意效忠于他,而且勤加苦练,都能够大放异彩。

不过,此番最让他高兴的还是两万西戎兵马来投。

这足以证明拓跋褚对西戎大军的掌控漏了风。

听闻他的九个儿子如今都在军中。

鉴于西域诸国都说他的这些儿子是人中龙凤,称为“麒麟九子”。

拓跋褚通过九子掌军的模式也就显而易见了。

他们到底是货真价实,还是徒有虚名,将会直接影响到西戎大军的战力。

现在有了马,有了人,拓跋褚和钦察儿还率军南撤了。

那么最重要的便是稳固后方和整合兵马了。

看到玄仪笑意盈盈地走进帅帐,赵安立即向赵大饼使了个脸色。

赵大饼贼笑道:“大哥,接下来这西戎该怎么打?被咱们夺了夷播海以东后,西戎估计还有将近三十个呼伦贝尔大草原那么大呢……”

赵安眼神一凌。

赵大饼把脖子一昂。

下一息,他便被踹出了帅帐,就这还嘟囔个不停道:“大哥,你见色忘义,但小弟还是恭祝你和国师早生贵子,嘿嘿嘿!”

“去去去!”

赵安啼笑皆非地摆了摆手道:“别在这耍嘴皮子了,干你的正事去!”

他也要干正事了。

都从东北耽误到现在了好嘛,足以让他望美欲穿了……

玄仪穿着淡雅的宫裙,画了淡妆。

与曾经一身道袍或者女扮男装相比,那真是举止投足之间都散发着浓浓的女人味。

偏偏她那仙风道骨的气质犹在,赵安仅是看了几眼,便再也按耐不住,拦腰将她抱起,放至榻上。

随后像是品尝世间奇珍一般,从她那光洁又好看的额头开始,一点点,一寸寸地往下攫取,似乎每一处都暗藏着圣洁的灵蕴。

当亲到她那薄而柔的红唇上时,赵安停留的时间特别久。

不过,如东北时一样,想要亲她那玲珑曼妙的锁骨时,又出问题了。

他也算是遍览群芳了,却迟迟未能解开她的宫裙。

它仿佛是由万千道锁链编制而成的,极为难解。

苍天可鉴!

他绝对没有猴急……

“扑哧!”

玄仪情不自禁地掩嘴一笑,声音如涓涓流水一般动听道:“夫君,若有诗词相赠,其自解也。”

原来是她有意为之。

也罢。

都等了那么久了,若是长驱直入,倒也少了诸多趣味。

赵安拉着她一起坐起身,微微一笑道:“如此良辰美景,还是赠你一首赋吧。”

玄仪美眸流转,满脸期待道:“妾身求之不得。”

赵安看着她那前突后翘的完美身躯和超然脱俗的誘人气质,酝酿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待他把《洛神赋》给吟诵完,玄仪面如朝霞,行若醉酒,竟当着他的面轻解罗裳,大有无以报君恩,唯有赠己身之意。

而她在赵安的眼里,就是此赋中所描绘的洛神。

所以哪怕看到了让千山万水都为之黯然失色的绝妙美景,心火快要把他给焚烧了,他还是耐着性子,慢慢地攫取。

而且是循环往复,攻城略地,乐此不疲。

帐外是一望无尽的草原,草原之上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账内则是一幅缠绵悱恻,三天三夜也看不完的画卷。

最终还是赵安怜香惜玉,给收了起来。

玄仪疲惫且幸福地躺在他的怀里道:“夫君,妾身原本只是想讨要一首小诗,没曾想你却赠送了一首注定能够脍炙人口的赋,妾身受宠若惊!”

赵安低头亲了一口她那留有残红的香肩道:“这一路走来,你为我做了很多事,更是救了很多人,完全当得起此赋。你且好好休息,我可是还没有尝够呢。”

“你……”

玄仪轻咬檀唇,缩到了被褥里,只觉得道升仙也比不过这般。

早知如此,她在东北时就任君采撷,不管不顾了。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赵安日有所忙,夜有所尝,不过终究是没有国师充实……

钟玉率军赶来了,还带来了许多首级。

其中一个更是察烈兀的首级!

她笑嘻嘻地指着道:“安哥哥,你真不愧是写出万经之王的人,论起能掐会算,天下间恐怕没有哪个道士能够比得过你了。”

“你让我一旦有机会便到北海以北游弋,看看能不能捞到漏网的大鱼,结果真的捞到了!”

赵安看着数千首级道:“我当时想的是一山不容二虎,鞑靼出现了两个新可汗,拓跋褚不可能一直都帮,必会舍弃一个。”

“而综合来看,察烈兀被舍弃的可能性更大。这也就意味着他哪怕逃出了重重围剿,最终也未必会投向西戎,而是前往极北之地蛰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