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尺素传书(2/2)
归期杳杳少音讯,
来路迢迢无际涯,
光阴石隙踱白马,
时间指缝数细沙,
南北望,各一方,
月落星移又日升,
思君断人肠。
书罢,戚弘毅取来信封,将宣纸小心折好封存。
他闭目凝神,在脑海中重构自己即兴的诗作:
身在军营,归期无期;相隔南北,来路无涯。
光阴如白驹过隙,倏忽易逝,但相思之时,时间又过的极慢,仿佛指缝流沙,细细数来,只觉得时光太慢,盼时间流逝的再快一些。
日月流转,思君断肠。
想罢,戚弘毅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木匣,打开来,里面竟放着一支漂亮的白玉簪,簪头之上,雕刻有一丛精致无比的白芷花,栩栩如生。
这支白玉簪,是戚弘毅特意为白芷姑娘打造的。
当时,他还曾委托玉器店老板将多出的玉料打造成一枚白玉小鱼,送给自己即将大婚的好兄弟项人尔,作为贺礼。
而这一枚小白鱼,至今还戴在李诗诗的脖颈上。
戚弘毅轻轻抚摸了一下这支玉簪,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突然将木匣子合上,和那信封一起揣入怀中,当即冲出营门,解下一匹快马,直追出去。
马鞭挥动,蹄声急促。
不多时,戚弘毅便追上了刚出营门不久的海鲨帮帮主沙不遇。
“沙前辈,”戚弘毅策马至沙不遇身前,翻身而下,挡住沙不遇去路,道:“戚某尚有一事相托。”
沙不遇疑惑道:“怎么?难道倭寇还敢卷土重来。”
“不不不,”戚弘毅急忙否认,又颇为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是我的私事。”
不知怎的,这个一向杀伐果决的少年将军,一提到感情之事,竟变得扭捏起来。
戚弘毅在怀中摸索一阵,将木匣子和信封一并拿出,吞吞吐吐道:“我想,我想沙不遇前辈能否帮我给白芷姑娘送一封回信。”
说话之时,戚弘毅磕磕绊绊,颇有些难为情。
“我当是什么要紧事,好说,好说。”沙不遇见戚弘毅如此神态,颇为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戚大将军威震东南,令倭寇闻风丧胆,在感情之事上又何必扭扭捏捏,既两情相悦,自当早结鸳侣,择个日子大婚,也好叫我讨一杯喜酒去喝。”
“军务繁忙,不敢因私废公。”戚弘毅嘴上这般推脱,说出来话的语气却颇不扎实,颇有口是心非之嫌。
眼见戚弘毅于男女之事如此羞赧,沙不遇也不再逗他,但听戚弘毅提及军务,却突然想起一事,不吐不快。
于是沙不遇开口道:“戚将军,白芷堂主派来的传信之人,曾随口提及洛城近况,说是曾有许多溃兵难民涌入洛城,近些日子,更可见小队胡人骑兵在洛城周边纵马。”
戚弘毅听闻此事,表情陡然严肃起来,眉头紧皱。
他思索片刻,回道:“从塞北至洛城,必经隆城,今洛城现胡人踪迹,难道隆城已经失守?若此言非虚,倘倭寇乘势攻下洛城,便可绕过雄关直抵京师,天下必陷入危局之中。”
“竟会如此严重?”沙不遇听到戚弘毅的分析,不敢怠慢,当即表示:“我立即将此事禀告白芷堂主,要她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那便拜托前辈了,”戚弘毅点点头,随即补充道:“我回去之后,便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除严守雄关之外,还应立即向洛城派遣援兵,巩固城防,同时多派斥候,探听更靠近北地的隆城情况。倘若隆城未失,当派兵火速救援;倘若隆城已失,则更应在洛城安插精兵备胡,拱卫京师。”
说罢,二人各归其位,开始行动起来。
二人谈及北地局势,皆担心隆城失守,而洛城遭遇胡人袭击。
殊不知,此时此刻,朝廷正派八百里加急文书,急调戚弘毅麾下军队驰援洛城,拱卫京师。
东南倭寇已除,玉宇澄清;北地胡人作乱,又起战云。
这支传奇的军队,在尽灭倭寇之后,并未享受过片刻的和平,而是马不停蹄地迅速北上,奔赴一个别样的战场,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与荣光。
而一个优秀的将领,永远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战场。
在不久的将来,戚弘毅将率军前往北地,直面胡人凶悍的骑兵,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血腥残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