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商议远征(2/2)
犹如养不熟的白眼狼,万万不可让其学会中原技术,如有机会,当灭其族,亡其种。”薛收沉声说着。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王圭大声反对:“陛下不可!如果灭其国还好说,要是亡其族,灭其种,定然引得其它国家和部落惧怕,以后面对大唐,就会拼死反抗,从而得不偿失。”
“陛下,臣附议!”萧禹行礼跟上说着。
“咳咳!诸位爱卿言之有理,灭其族,亡其种太过了。”见到还有人要劝,李世民干咳两声打断道。
房玄龄和薛收对视一眼,行礼说:陛下英明,不过倭岛之人毕竟是叛徒后裔,习性难改,若留在岛上自由繁衍,恐生后患。以臣之见,可将倭岛的女子尽数带回中原,赏赐给征战辽东。其男子可用其挖银矿,不是说那边的银矿,几百年都挖不完嘛,人手多一些也是好的。
挖矿的人多,种地的人也不能少,附近城池可以大量种地,这样就无需朝堂运送粮食过去。”
房玄龄的话刚说完,殿内瞬间又安静下来。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满是无语,你这帮学生也太明显了一些。
房玄龄这哪里是反对灭族,分明是换了一种方式实现灭族的目的!把女子全部带走,只留下男子挖矿,且不说挖矿的奴隶存活率有多低,就算存活下来,没有女子繁衍后代,倭岛族群迟早还是会消亡。这与灭族灭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区别。
可偏偏,没人能直接反驳房玄龄的话。一来,赏赐有功将士是历朝历代的惯例,此前平定突厥和西域,也确实将俘虏的女子赏赐给将士,没人能说这不对;二来,用奴隶挖矿就地垦荒,本就是大唐目前操作,既能减少国库开支,又能增加财富,从实用角度看,确实是个好办法。
王圭张了张嘴,想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他总不能说不能赏赐将士,不能用俘虏挖矿吧?那些都是大唐的常规操作,若反对,反而会显得他不近人情,不顾将士死活。萧禹也皱着眉头,却也只能沉默——房玄龄的计策,看似温和,实则是更隐蔽的灭族,也更难反驳。
李世民看着殿内沉默的众人,心里早已拿定主意。房玄龄的计策,既满足了他对银矿的需求,又避免了灭族的恶名,还能犒劳将士,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王圭、萧禹担心的周边国家恐惧,拼死抵抗这事,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只要大唐实力足够强,恩威并施得当,那些国家就算有恐惧,也不敢轻易反抗。
“房爱卿所言极是。”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按房爱卿的计策办:其一,在百济寻找见解倭岛之人,或者寻找倭岛之人,确认银矿位置与储量,同时摸清倭岛的兵力部署与城池分布;其二,待辽东战事结束,用高句丽,新罗,百济的青壮,组建五万军队,跨海征讨倭岛,拿下银矿,收服倭岛之地;其三,拿下倭岛后,将岛上女子尽数带回中原,赏赐给有功将士,男子贬为奴隶,开采银矿;其四,在银矿周边设立州县,组织人手垦荒种地,就地解决粮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