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484章 冶炼技术进步

第484章 冶炼技术进步(1/2)

目录

这道理其他人也能想到,那些在运河沿线有产业、有家眷的大臣,甚至地方上有亲戚做官的人,顿时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回到府中,让人备好马匹、干粮,派亲信快马加鞭赶往各地——得赶紧提醒自家人,千万收敛些,别撞到朝廷的“暗线”上。

一时间,长安城外的官道上,到处都是骑着快马的信使。有的往洛阳去,提醒在那里管着粮栈的族叔;有的往汴州去,告诫在那里做木材生意的小舅子;还有的往扬州去,叮嘱在那里任县令的门生……整个关中的官场,都因为这一纸公告,悄悄动了起来。

薛收坐在府中,看着儿子薛震递来的公告抄本,忽然笑了:“陛下这招,倒是比明着派暗探高明多了。不声不响地放个消息,就能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自乱阵脚,还能趁机摸清地方上的底细。”

薛震年纪尚轻,还不太懂朝堂上的弯弯绕,疑惑地问道:“父亲,那朝廷为何不直接派官员去监督呢?”

“直接派官员去,那些地方官早就把尾巴藏好了,哪里还能查到实情?”薛收摸了摸儿子的头,耐心解释道,“如今这样,不说明着监督,反而能让他们放松警惕,若是真有人敢动手脚,反而更容易暴露。再说,派亲信去提醒,难免会留下痕迹,朝廷只要顺着这些痕迹查下去,就能把那些勾结的势力连根拔起。”

薛震这才恍然大悟,忍不住赞道:“陛下真是英明!”

薛收却摇了摇头,目光望向窗外:“这背后,怕是也有玄成的功劳。他那番话,看似把朝堂搅得鸡犬不宁,实则是帮陛下敲了警钟,也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多了几分忌惮。”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正在府中召见心腹。他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语气严肃:“告诉洛阳的那边,今年运河修缮的活,谁也不能伸手。朝廷这次是动真格的,谁要是敢撞上去,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心腹躬身应诺,刚要转身离开,又被长孙无忌叫住:“还有,让家里人最近少去酒楼、茶肆,别跟那些地方官走得太近,免得被人抓了把柄。”

类似的场景,在长安的各大官员府邸里不断上演。原本热闹的朱雀大街,最近也安静了许多,那些平日里呼朋引伴的官员子弟,都乖乖待在家里,连出门赴宴都少了。

而此时的太极殿里,李世民正看着内侍递上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哪些大臣派了亲信去了哪些地方,哪些人又跟地方官有了书信往来。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心里暗道:魏征这颗“孤臣”棋子,倒是比他想象中还要好用。

就在长安的朝堂暗流涌动时,千里之外的贺兰州,正被一层薄薄的积雪覆盖。薛玖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白茫茫的贺兰山,手里攥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

他想起不久前,李世民派内侍来要白糖,说是宫里要用,却被他一口拒绝了。当时内侍的脸色很难看,说他“抗旨不尊”,可薛玖依旧没松口——不是他故意跟皇帝作对,而是这白糖,有更重要的用处。

贺兰州这里,今年新增了很多孕妇和婴儿,不少孕妇和婴幼儿,营养更是跟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