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大年初一,赴马书记之约(1/2)
大年初一的雪,是后半夜落下来的。叶辰推开院门时,青砖地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白,踩上去簌簌作响,像嚼着冻住的糖渣。院墙外的老槐树裹着雪,枝桠在晨光里勾出疏朗的影子,倒比平日里多了几分水墨画的意境。
“叶师傅,早啊!”隔壁的张大爷正扫着门口的雪,见了叶辰,乐呵呵地打招呼,“这大过年的,还往外跑?”
“去赴个约。”叶辰拢了拢棉袄领口,呼出的白气在眼前散开,“马书记让我去趟街道办。”
张大爷手里的扫帚顿了顿:“马书记?大年初一还办公?”
“说是有好事。”叶辰笑了笑,没多说。昨天下午,街道办的通讯员踩着自行车来送信,信封上是马书记苍劲的笔迹:“明日辰时,盼君一叙,有关于老街区修缮之事相商。”
马书记名叫马德才,是这一带出了名的“老顽固”。去年夏天暴雨冲垮了半截胡同墙,他愣是带着街道干事们徒手搬了三天砖石,说“老墙的砖有记性,换了新的就不认家了”。叶辰帮着修过几次老宅院,一来二去便熟了,知道这位书记看着严肃,心里却揣着对老街区的热乎劲儿。
雪还在下,细密的雪沫子粘在睫毛上,有点凉。叶辰踩着雪往街道办走,路过锣鼓巷时,看见几个孩子在堆雪人,红棉袄在白雪里晃得扎眼。有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举着糖葫芦跑过,差点撞在他身上,嘴里喊着“叶叔叔新年好”,声音脆得像冰凌。
“慢点跑。”叶辰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口袋里的核桃在走动时轻轻碰撞,发出闷闷的响——那是他爹留下的物件,盘了五年,包浆温润,走夜路时揣着,心里踏实。
街道办的门没锁,虚掩着。叶辰推开门,看见马书记正坐在火炉边烤红薯,铁皮炉子里的炭火噼啪响,甜香漫了满屋子。“来了?”马书记抬头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煤灰,“刚烤好的,趁热吃。”
炉边的木桌上摆着两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一碟酱菜,还有两个白面馒头。叶辰在炉边坐下,拿起个红薯,烫得左右手倒腾:“马书记,大年初一还不歇着?”
“歇啥?这老街区的事,歇一天就可能出岔子。”马书记咬了口馒头,指着墙上的图纸,“你看,这是去年做的测绘图,南半截胡同的十五处老宅院,有七处的屋檐都得翻修,不然开春化雪,准漏。”
叶辰凑近看,图纸上用红笔圈着几处,都是他去过的地方——有冉家那座带砖雕的老宅,有沈曼青家藏着老账本的四合院,还有雷振庭祖上留下的木工房。“这些宅子的木料都老了,得用‘干槎瓦’的法子,把旧瓦一片一片拾掇干净,坏了的换新,还能用的得刷三遍桐油。”
“我就等你这句话。”马书记眼睛亮了,从抽屉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厚厚的一沓文件,“区里批了笔专项款,说是要搞‘老街区保护试点’,让我挑个懂行的人牵头。我琢磨着,整个街道,论修老宅子的手艺和心劲,没人比得过你。”
叶辰捏着红薯的手顿了顿:“马书记的意思是……”
“想请你当这个修缮队的技术顾问。”马书记放下馒头,语气郑重起来,“不算公职,但工资按技术员标准发,每月三十五块,还能调动木工、瓦匠这些人手。你要是肯接,咱开春就动工。”
窗外的雪还在下,炉子里的红薯“噗”地裂开道缝,甜香更浓了。叶辰看着图纸上那些红圈,想起冉家老爷子守着兰草花盆的样子,想起沈曼青小心翼翼拓印砖雕的专注,心里像被炭火烘着,暖烘烘的。
“我有个条件。”叶辰抬头,目光落在图纸角落,“修缮方案得让宅子的主人也参与。老宅子是他们住了一辈子的家,哪块砖松了,哪根梁歪了,他们比谁都清楚。”
“应该的!”马书记拍着大腿,“我就怕你嫌麻烦。这些老住户,一个个比我还‘顽固’,上次想给李家大院换个新门框,李老太太拿着拐杖堵门,说‘这门框是我男人年轻时亲手刨的,换了他不认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