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是结局的结局(1/2)
创造理由,很简单。
周处有的是主意,而且是馊主意。
这个馊主意确实很馊,但绝对会很有效果,成功率一定会非常高。
四国的太子不都在大乾为质,都在大乾城嘛。
就让大乾的太子领头,带着他们每天吃喝玩乐。
而在吃喝玩乐的暗中,大乾太子的任务就是挑拨这四国太子之间的矛盾。
听起来,这没什么啊,就该这么办。
不然的话,四国的太子如果联手起来,相当于四国再次联盟,对大乾绝对是很不利的。
这当然不是周处的终极计划。
周处的终极计划是,让四国的太子起纷争,大打出手,还要出人命。
不如此,绝对无法让某两国的矛盾激化到极点。
到那个时候,这两个国家铁定会大打出手。
当然了,这一对太子须得把握好。
怎么个把握好呢?
例如,不能让大黎太子打死大蛮太子,因为双方不接界,打不起来的。
反之也是。
大魏和大梁也是这么一个关系。
这件事情,对于大乾太子也是一个考验。
既不能让人看出来,又须得把握好挑起哪两国之争。
不得不承认,大乾的太子也是一个高手,只是被周处点拨了一下,就把这件事情给完美地处理到位了。
两个半月后,大梁太子被大蛮太子给打死了。
梁皇恼羞成怒,立即让蛮王给个说法。
蛮王也恼着呢,因为大蛮太子受伤也不轻,一直昏迷不醒。
双方都是恼怒异常,于是就只能是兵戎相见了。
隆武帝呢,立即以劝战为理由,派出使者去见梁皇和蛮王。
结果,劝战没有成功,反而使得梁皇和蛮王的火气更大了,两国开战。
隆武帝的目的达到,自然就把使者给撤回来了,坐山观虎斗。
但大黎和大魏都还闲着,这可不好,必须得把他们也拖下水。
再用同样的伎俩,肯定是不行了,太明显了。
到那时,只怕连大梁和大蛮也都能反应过来,他们中了大乾的诡计了。
隆武帝派人买通的大梁的几个重臣,请他们向梁皇建议,请大魏出兵,共同夹击大蛮。
事后,大梁、大乾和大魏同分大蛮的疆域。
虽说大梁没有拉大乾出兵,也未必能拉得动大乾,但分一杯羹的好事却不能没有大乾。
魏皇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这样的好事他表示不愿意错过。
若是单独跟大蛮开战,大魏只怕会是胜少败多。
可若是跟大梁一起夹攻大蛮,胜算就会太大了。
于是,魏皇召集几个重臣简单商议了一下,就下令出兵十万,配合大梁夹击大蛮。
蛮王听到消息,几乎把肺都气炸了。
你特么大魏也出兵了,真以为我大蛮的藤甲军就是那么好欺负的?
还真是这样。
藤甲军不怕火的秘方,在周处的手里,在隆武帝的手里,可蛮王没有啊。
所以,藤甲军还得防着对方用火攻。
蛮王思来想去,有心派人去大乾,请教不让藤甲军怕火的办法,可他又担心隆武帝不答应。
反正,换做蛮王是隆武帝,铁定不会答应。
想了想,蛮王还是没有招这个二脸。
万一,让隆武帝认为,蛮王有野心,想要脱离大乾的掌控,再引来大乾出兵,那大蛮就等着亡国吧。
所以,蛮王想了想,就派使者去了一趟大黎,许以好处,请大黎出兵,与大蛮一起,合击大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