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天竺的意义(1/2)
“你我君臣,相伴这么久。”
“况且论关系的话,你又是朕的妹夫,所以朕希望你能够扛起大梁,承担起都护天竺的重任。”
“朕知道,这个担子不太好承担。”
李承乾缓步走来,把正想着起身的张柬之给重新摁回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开口。
“实话实说。”
“由于陆上商贸出了大问题。”
“因此这一两年来,我大唐的财政状况,相较于之前而言也出现不妙的态势了。”
“说简单点,就是没钱!”
大唐的财政状况,之前其实一直不太好,只是从贞观十九年到昌明二年间好了这么三四年罢了。
然而好景不长。
因为突厥与大食国合谋,准备吞并波斯一事。
让大唐朝廷直接限制了陆上商贸的进出口,此举可谓是直接把突厥给搞残了,大食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只可惜…大唐也不免受损。
仗打到现在,商贸封锁到现在。
突厥国内的经济已经彻底爆炸,大食国也好不到哪里去,但三方现如今都还在强撑着。
谁都明白。
这时候谁先认输,那么亏损的越多!
这个时候,海贸的意义就呈现出来了,只要海贸按部就班的稳健的发展下去。
大唐在这场耐力的较量中,就肯定会最终胜利!
“陛下。”
“有一点,臣不太明白。”
“巨臣所知,即便我们通过海贸,将货物运输到了海外,可…不管怎么着,也都得经过大食国商人的手,才能被卖到更西方的拂菻等国啊!”
“这么一来,大食国不照样可以获益?!”
这是个摆在市面上的问题。
东西方的商贸交流,主要是由大食人、波斯人和突厥人这伙人,来充当中间商的。
其中。
大食人可谓是赚的最多的那一个。
此前的话,波斯还与拂菻国接壤,这个东西方贸易的中介权,还并非完全由大食人来把控。
而现在不一样了。
波斯国被干翻之后,大食国死死的把持住了东西方陆上交流的必经之路,由此,大食国人也赚的盆满钵满!
但现在一个重大的问题是。
即便绕过了突厥,通过海贸的方式,将商品送了出去,可却不还是要被大食国从中盘剥,才能够送到拂菻国中!
这跟提前,似乎…也没什么不同啊!
李承乾微微一笑,并没有因为张柬之的质疑,而变得不高兴。
“张卿,朕只问你一句话。”
李承乾竖起一根手指头,问道:
“大食国境内,可是铁板一块?!”
“绝非铁板一块!”
“好,这就是了,既然大食国国内做不到铁板一块,那么朕自然就可以用手段,找到乐意走私的人,把货物运输到拂菻等国。”
“况且退一万步来说。”
“你觉得传的沸沸扬扬的大食国使者,他来长安所求为何?!”
这句话。
瞬间就像一道雷霆似的,在张柬之脑中炸响!
是啊!
如果双方不死不休的话,大食国使者为何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