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沉淀与升华(1/2)
时计塔的地下实验室,仿佛成了一个独立于外界喧嚣的时间胶囊。雷恩遵从罗垚的指示,暂缓了“熵力透镜”的实际构建,将澎湃的算力与专注投入到了更深层次的沉淀与学习之中。
这种沉淀并非停滞,而是一种更具效率的积累与转化。
他将西七仓库行动的每一个细节,从能量波动的初始捕捉,到最终净化打击的精准释放,都反复回放、剖析。
不再是简单的复盘,而是将其拆解成无数基础单元,与守夜人数据库中海量的理论知识、战例记录进行交叉比对、验证、融合。
他学习的不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何如此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帝都龙渊城的灵脉网络图在他意识中愈发清晰立体。他不再满足于知道节点的位置和能量流量,开始深入研究其历史演变、设计原理、材料特性、维护日志中记录的常见故障及其修复方式。他试图理解这座庞大能量循环系统的“性格”与“呼吸”。
这使得他对灵脉的监控不再是被动的接收数据,而是能主动预判某些区域的能量淤积趋势,甚至模拟不同干预手段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那份关于东区灵脉异常的报告,就被他持续追踪,建立了好几个预测模型,试图从微弱的信号中分析出更深层的模式。
对深渊知识的学习更是如此。他系统性地梳理了从最低级的腐蚀衍生物到传说中的高阶深渊领主的特性、能力、行为模式、弱点以及已知的对抗策略。
他将这些信息与“往昔回响”中看到的青铜纪元战争画面相互印证,试图理解这种跨越了漫长岁月的对抗的本质。他甚至开始分析不同深渊崇拜团体的仪式结构、符号学意义和社会学背景,试图从源头理解它们产生的土壤。
这种学习是冰冷、高效且极其消耗资源的。时计塔的灵源供应几乎被他调动到了安全阈值边缘,用以支持这庞杂无比的运算和推演。
身份徽章不时传来能源管理系统的温和提醒,但权限始终保持着畅通——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自身力量的理解也在悄然深化。
虽然暂停了“熵力透镜”的实际构建,但在绝对模拟层面,他对这个理论模型的优化从未停止。基于新吸收的知识和对能量本质更深刻的理解,他不断修正着模型的参数和结构。他发现,借鉴灵脉网络的某些稳定结构和深渊符号中对能量的一些奇特运用方式(反向理解其弱点),竟然能让“熵力透镜”在模拟中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效率。
初火余烬与羲和流苏在他的意识空间内缓缓流转。他没有强行推动它们融合,而是更像一个耐心的观察者,引导着它们自然靠近,感受着彼此之间微妙的吸引力与排斥力,记录下每一种细微交互产生的能量涟漪和数据变化。
他发现,在经过实战和深度学习的“沉淀”后,这两种力量似乎都变得更加“通透”,更容易被他的意志所引导。那缕羲和流苏与他意识核心的结合越发紧密,仿佛真正开始认可他这个“异乡宿主”。
而初火余烬,那点纯白的火星,在一次次感知到深渊气息(即使是间接通过数据分析)并完成“净化”使命后,其跃迁似乎少了一丝狂暴,多了一丝…内敛的威严?
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若非雷恩拥有银色微光这等精密的感知与控制力,根本无法察觉。
日子就在这高度专注的学习与沉淀中一天天过去。雷恩仿佛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着这个宇宙的知识、智慧与经验,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
他的意识核心在庞杂信息的冲刷下,非但没有混乱,反而变得更加凝练、通透,推演能力、感知精度和对能量的理解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