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355章

第355章(2/2)

目录

“臣附议!”一位掌管农业的司农寺官员紧接着出列。

官员们的目光纷纷投向御座上的萧云舒,等着帝王定夺。

萧云舒手指轻叩御案,目光却转向了朝臣队列中一处位置,“丰裕伯,”萧云舒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期许,“此事你最有发言权,说说你的看法。”

谢清风闻声出列,一身蟒纹朝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但丝毫没有半分得志的浮躁。

谢清风手持玉笏,声音清晰沉稳却说出了一句让满朝文武皆惊的话:“陛下,诸位大人,臣有一事需禀明,此红薯种虽亩产千斤,却有一致命缺陷,就是毁地力。一块田地若连续种植红薯两年,地力便会耗损大半,后续再种任何作物,产量都会锐减,需轮作豆其他作物至少一年,方能恢复地力。”

“此点至关重要!若推广之时未加严格说明管控,恐有农人为求短期高产,连续种植,数年之后,地力耗尽反倒酿成大祸!此非祥瑞,而成灾殃矣!”

这话如同冷水滴入热油,顿时让朝堂议论纷纷。

“竟有此事?”

“毁地?这高产竟是以毁地为代价?”

“果然天道盈亏,有所得必有所失......”

“如此一来,推广更需慎之又慎!”

不少官员面露忧色,方才的兴奋冷却了些许。

高产固然诱人,但土地是农耕之本,若是毁了根本,那才是动摇国本的大问题。

此时又有官员出列,提出了更具体的担忧:“陛下,即便轮作,何种作物可与之后续?各地水土不同,又该如何安排?且此物乃新种,农人从未接触,种植之法、储藏之道、食用之方,皆需派人指导。所需人力、物力,又当从何而来?由何处统筹?”

这一连串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抛出,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谢清风,期待谢清风能有更深入的见解。

龙椅上的萧云舒也看向谢清风,显然希望他继续建言:“丰裕伯,于此些细则,你可还有补充?”

然而,谢清风却在此刻微微躬身,语气谦逊而诚恳地回道:“回陛下,臣方才所言轮作豆类,已是基于试验所知的浅见。至于后续具体何种豆类为宜,如何因应各地水土差异进行安排,以及推广所需之人力物力统筹调配之类此等经国实务,非臣所长。”

他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惭愧与恭敬:“臣蒙上天垂怜,偶得此粮种,实属侥幸。于农事一途所知不过皮毛,能种出此物已是邀天之幸,岂敢妄论天下农政?”

“陛下与诸位大人垂询,臣不敢藏私,然更深远的规划施行之策,在场诸位阁老、尚书大人皆乃经世济国之才,经验丰富,远胜于臣。臣年未而立,见识浅薄,于此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实不敢信口开河,妄言方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