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351章

第351章(1/2)

目录

又是一年春去秋来,京城里的梧桐叶落了又青,谢清风的试验田依旧没什么大动静。

没有锣鼓喧天的庆功,没有急着上报的捷报,只有庄户们每日按部就班地松土、浇水还有除虫,偶尔能看到谢清风蹲在田边,拿着小本子写写画画,模样比去年更显沉稳。

刚开始三位皇子母族的官员还憋着一股气,他们私下里没少嘲讽,也盼着这小子早日露馅,好让他们在皇上面前扳回一局。

但在谢清风的粮种育种结果出来之前,他们没有一个人有那个胆子给他一个教训。

只敢暗搓搓地在萧云舒面前说谢清风的坏话,可谁知道皇上只是抬了抬眸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后就没有了下文。

有萧云舒的背书,再者说一年已经过去了,

吏部忙着考核地方官员,兵部盯着边境的异动,户部则在筹备秋收的粮税,大家各司其职,没人再把过多精力放在谢清风的红薯上。

甚至有官员私下议论:“那红薯或许真就是谢清风一时兴起,但他总有培育失败的时候,咱们等结果就行,也犯不着跟个庄户似的天天惦记。”

大臣们渐渐忘记谢清风的事儿了,但萧云舒可没有忘啊!

这可是一件大事。

他何尝不知道,红薯培育成功的希望渺茫?

从古至今,农桑之事从无捷径,多少农官耗尽毕生心血也未能让粮种产量提升半成。谢清风仅凭一本残卷和两年的时光就要培育出亩产千斤的神物,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

萧云舒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落在案头那本厚厚的《红薯生长札记》上,这是谢清风每个月都会给他提供的,封面已被他翻得有些磨损,里面每一页关于藤蔓长势、块茎发育的记录,他都逐字逐句看过,甚至在空白处批注了自己的疑问与期许。

他自问自己是个勤政的帝王,不说肩比秦王,至少也配得上守成贤君的名号。

自登基以来,他每日寅时便起,批阅奏折到深夜是常事,遇上边境异动更是连饭都顾不上吃。他夜里看着先祖留下的江山版图其实是有点慌的,他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百年之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可勤政又如何?圣元朝的根基,终究还是架在粮食二字上。

去年西北大旱,他下旨开仓放粮,可国库的粮库早就空了大半,最后只能从南方调粮,一路损耗不说,还让不少百姓在等待中丢了性命。

他是帝王,却连让百姓吃饱饭都做不到,这勤政二字又有多少分量呢?

想到这里,萧云舒轻轻叹了口气,指尖在《红薯生长札记》的批注上停留,上个月谢清风在札记上写着“红薯根已达拳头大小”,谢清风也送了红薯制成的菜系过来。

但萧云舒最最关心的可不是此物能不能吃,而是它的产量,这才是能决定万千百姓生死的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