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544章 说服周秦,奇袭唐长安

第544章 说服周秦,奇袭唐长安(2/2)

目录

整整四十多万主力军,加上后方配合的兵员,达到了百万之众。

蓄力一击,却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集结出来,辽国的组织能力,已经强大到了可怕的地步。

新唐域与唐国的边境是一片大平原,辽阔而平坦的草场过后,便是大唐南境的广袤耕田。

此时几十万大军骑在战马之上,或是装配具装全甲,或是装备皮甲,或是手拿大刀,或是双刀,或是长枪,或是弓箭,或是弓弩。

而在其身后,一大批备用战马跟随,拖运着物资,虽无人指挥,却是排列整齐,相互之间距离,位置,规整而完美,宛如一场盛大的阅兵。

能够训练出如此配合的骑兵,要求的不仅仅是将士的能力,更是驯马师的技能,马匹自身的素质。

关羽站在这支军队的最前方,胯下的六阶辽东青马,青鬃随风摇曳,他身姿高大,此时骑着高头大马,就更为显眼醒目。

一身红色披风,格外显眼,他目光眺望天空,能够看到浓密的云层遮蔽。

这云层并无云气的能量波动,宛如普通乌云一般,可眼下四十万大军散发出来的气息和各种动静,却在其遮蔽之下完全消散掉了。

这便是辽东最新一代文士掌控的能力【隐蔽】

名字不必多提,因为这能够遮蔽四十万大军能量波动,行军动向的能力。

不仅仅来自于一个文士,而是十多个达到二三流文士的年轻人。

文士,这些年的发展,已经颇有批量涌现的趋势,虽没多少达到一流,或是顶尖水平,然则二三流文士已经非常普遍。

就像是现在,全军当中,掌控【隐蔽】类技能的文士,十多个,相互合力之下,隐蔽四十万神话级大军的行踪,就不再是虚妄。

“全军准备,目标:唐国长安,出击!”

关羽的声音传遍全军,目光一闪,磅礴的青色云气冲天而起,青光乍现,照耀周边数百里,这片千里草场之上,青云遮天蔽日。

从中透出淡淡的紫光,像是祥瑞出现,让人不由的感到震撼和恐惧。

徐庶走出,点了点头,大手一挥,配合田丰一起,一条由青云组成的道路闪着淡淡的青光,出现在了半空当中。

这条道路宽数千米,延伸到天际,有数万公里长,可以直接跨过大唐南边一域,使得大军在两三日之内直冲大唐腹地。

青云道出现,关羽最先骑着战马,冲入道中,身后青龙骑开路,大军相继涌入青云道之上。

一眨眼的功夫,大军向前行动,后方的道路开始崩塌,前方的道路逐渐延伸。

无数文士配合隐蔽行踪,组建通道,协调云气。

无数将士配合骑兵行军,协调军阵,形成云气。

几十万大军,从未如此协调,突然出现在了大唐边境,突然出现了一条道路,又突然的奇袭,朝着大唐腹地长安域冲杀而去。

······

当辽东发挥内政外交和各种军事行动之时,箕子才刚刚和大汉进行谈判。

不出意外的,联合的这个选项毫无争议的摆在了两国面前,刘彻从未有一天感到如此舒畅过。

当大商的使者来临,一直以来压在他们身上的,名为辽国的阴云,好似就即将烟消云散了。

信心出现在了两国人心中,并迅速蔓延,来到了大唐的长安城内。

谈判的利好消息出现的那一刻,结盟的程序即刻展开,三五日内,无数的消息来回传递,一道道极为有诱惑力的利好条约相互签订。

商国的大军开拔,军事机械提前的调动,当汉唐的军队准备配合行军之时。

大唐的长安城,接到了前线的紧急军报。

“什么,辽国的军队构成的一条通道,已经来到了长安域周边,直入长安?”

当李世民从仙阁第一次收到这个消息时,他是难以置信的,可当他自己走出王宫,登上高楼,向南眺望。

远远的,就能看到一条通道从天的尽头延伸过来,直插长安城外。

“这是···什么?”

李世民的认知中从未有过这些东西,在他的想象里,能够如此做的只有所谓的天兵天将了?

“是什么能力,能够构建出一条跨域数万里的通道,组成一条直达敌人都城的行军路线呢?”

李世民没有时间惆怅,也并无时间思考些什么。

他下达了命令:“令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李孝恭,薛仁贵,秦琼等大唐全部武将,全部军队,全部驰援长安,堵在那条云道之外。”

“令长孙无忌出使汉国,尽快传递消息,召集援军,令魏征出使商国,请求援军,昭告蓝星,向各国派遣使者,商议围攻辽国!”

“昭告全国,全民皆兵,同仇敌忾,驰援长安,上下一心,渡过难关!”

“准备一下,我亲自上阵,将皇宫最后的羽林卫集结,禁卫军集结,玄甲军集结,配合我杀敌!”

多道命令下达,没有朝会商议,没有各种恐慌,激愤,或是愤慨的情绪,有的只是淡漠的下达命令,迅速的集结大军。

长安城门紧闭,内外百姓恐慌暂时难以平息,大唐的天空之上,能看到一道道仙人的身影,他们避开正在行军的主力,探查消息。

多次的尝试轰击云道,可这所谓的一切,都只是徒劳罢了。

云道依然存在,辽东的大军一日万里,行军极为迅猛,两三日的时间,逼近大唐长安域直达长安城外。

而此时,李靖才刚刚集结好大唐各军精锐,构成道道防线。

“回防长安!”

远远望去,看着那云道之外铺天盖地的骑兵队伍,李靖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与恐慌。

但陛下就在身后,大唐的命运就压在他的身上,李靖心中清楚,这一战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他们都避无可避。

两三天内集结的百万精锐唐军在他的调控之下奇迹般的保持了稳定的阵型。

就在敌人逐渐逼近之时,竟然有序的撤回到了长安城中,瞬间分配好了城墙,关闭了城门,准备防守。

这百万大军,在李靖手中,如臂使指,灵活的可怕,一人的意志决定数百万人的意志,这种实力,堪称恐怖。

也可以说,若是没有李靖凝聚,数百万不成组织的唐军,无论是不是超精锐,在四十万骑兵面前,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

这蓝星的战场,就是如此直接和恐怖,弱者没有任何呻吟的机会,差之分毫,谬以千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