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死守(2/2)
唐训方,今年四十四岁,字义渠,湖南常宁兰江乡人,出身寒门士族。
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此后四次会试未第,被胡林翼招募入湘军,任统领,驻守襄阳。
他虽是士人出身,却体格健硕、行动敏捷、勇猛无畏。
更为难得的是,他为人清廉,不光不贪墨士卒军饷,但凡得到上官或朝廷赏赐,皆平分给下属湘军。
注重纪律,严禁士卒骚扰百姓,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且以身作则,平时与士卒同食同宿,战时冲锋在前,深得士卒和城中百姓拥戴。
他深知襄阳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迟早会有大战。驻守襄阳后,便积极修补城墙、训练士卒、筹集军需粮草。
今年冬季,西贼果然大举东出,顺汉江而下。
罗泽南从武昌率一万人加入襄阳守军,唐训方信心大增。
经数日探查,他得知西贼习惯水师探路先行,便与罗泽南商议,给西贼水师设下圈套。
他命人在襄樊两城之间的河道打入数百根削尖头部的木桩,又赶制数条大铁索,两头绑在河边防洪石堤上,将铁索缠绕木桩绑牢,皆隐没于水面下三寸。
略作布置后,不靠近看,难以发现江水中暗藏杀机。
好在襄樊本是商业重镇,物资充沛,铁匠铺子众多。他进驻后又特意成立军工作坊,打造铁索并不困难。
又将三十门劈山炮伪装成货物,藏于江堤之上。
郧阳到襄阳的汉江沿线,只在光化和谷城两地留少量守军,其余清军驻防点人员物资全部撤回襄阳,以骄贼志。
并频繁派出探马,时刻掌握西贼军队的行踪。
得知西贼水师接近襄阳城后,他将城中守军藏于城墙后,派出数百军士伪装成码头力夫,在码头上搬运货物,引西贼来抢城门。
果如所料,西贼水师前锋立功心切,被打得大败,死伤数百人,六七艘战船被击沉击伤,襄阳守军取得首战大捷。
西贼后续主力到来,他和罗泽南严阵以待,却发现西贼只在南岸留一部兵力,主力调往北岸。
他派一营湘军试探攻击南岸营垒,结果连西贼营垒边都没摸到,就遭西贼枪炮轰击,死伤数十人逃了回来。
而南岸西贼并不追击,反而加速构筑营垒,看来这股西贼只是在南岸牵制他们,西贼主力似要先攻北岸的樊城。
西贼水师在汉江上巡逻,只要湘军船只敢离开襄樊城墙上火炮保护范围,必被追着击沉。
于是他和罗泽南商议,干脆用剩余船只栓上铁链,在襄樊间河道搭起数道浮桥,方便两城间人员物资快速调动。
他带一万人去樊城固守,罗泽南率五千人留守襄阳。
赶到樊城后,发现西贼并未急于攻城,反而在距离樊城城墙四五里处,一个叫紫贞山的小土丘周围扎起了大营。
樊城城墙呈半月型向北围起,不到十里,且靠汉江一侧没有城墙。
西贼在樊城城墙上24磅炮的最远射程之外,约莫两三里地处挖沟筑垒,围住樊城,却未发一炮。
这些西贼仿佛不是来打仗,而是来改造地形的。
唐统领站在樊城城墙上,用望远镜看了一天,不解西贼意图。
第二日,他终于忍不住,派一营兵出去试探骚扰,结果路程未行一半,就被西贼枪炮轰回。
至此,他彻底熄了与西贼野战的心思,只是调派民夫加固城墙,死守起来。
好在襄阳樊城之间水道被铁链封锁,西贼水师到不了汉江下游,襄阳到武昌之间水路通畅,不至于被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