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竞标会(2/2)
一是连坐制度,吏员若所属衙门发生重大案件,即便个人无过错也会暂停晋升资格,嘉庆朝刑部数据显示,因此受牵连的吏员占考核淘汰者的42%。
二是道德审查严苛,晋升需“同乡官员联保”,但吏员常因“操持贱业”遭士绅阶层排斥,如《官场现形记》描写吏员求取保书时被羞辱:“尔等刀笔吏,安敢望衣冠?”
满清设置这些障碍,本质是维护“科举-士绅”集团特权,使其与满清贵族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统治庞大的满清帝国。
太平天国最大的对手一直是汉人士绅集团。事实上,太平天国就是被汉人士绅集团组建的武装所击败,这才是历史真相。
西王府自建立以来,从制度上废除了官吏不相通的规矩,明文规定西军衙门用人不看出身,只看个人业绩和是否遵守西王府的法规法纪。
所有官吏只要在每年一次的业绩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晋升时就会优先考虑。
同时,大幅上调吏员俸禄,使他们仅靠基本俸禄就能维持中等人家的生活水平,若年底考核成绩为优,还有额外奖金。
当然,若有举人、进士愿意加入西军,起步会比普通吏员稍高,但不再有明确的晋升区别对待。
顾闻舟便是这样的幸运儿。他本是个秀才,西军在重庆招募人员时,他细细研究西军衙门实施的各项政策,颇为犹豫。
待到西军攻下成都,几乎占领整个四川后,他认定清廷的统治很难再回到四川。西王府在重庆发出第三批招募令时,他便参与报名并通过测试,加入西王府重庆衙门,成为一名书吏。
西王提出严苛的军服制作条件,其他同僚皆认为无法完成,他却深入制衣坊,了解布料与制作工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得到西王赏识。
职衔直接升至正八品经历,工作也从日常抄抄写写变成负责重庆军服制作、与商家对接及监管的专员,可谓春风得意。
此时,春风得意的顾经历正在江汇楼一楼大厅主持重庆军服的竞标工作。
一套普通军服包括帽子、衣服、裤子、鞋子、内衣、内裤(平角裤)各一件,配三双棉袜,以此为一个计价单位。冬季军服另加棉帽、棉衣、棉裤、棉鞋各一件。
顾闻舟重述了具体的用材用料及说明后,竞标正式开始,大厅里商家们纷纷出价,声音此起彼伏。
左宗棠看着萧云骧:“萧君,你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军需采购过程中徇私舞弊吧?”
萧云骧点头并补充:“不光如此。”
左宗棠颇感好奇:“还有其他说法?”
萧云骧看着一楼热闹的场景,笑道:“是有一些说法。”
------------------
(注1:四川能大规模生产麻布,并非乌鸦瞎扯,现在还有非遗麻布制作技艺流传下来。
注2:经历。清朝州府衙门的官员,全称为经历司经历。
注3:服装示意图见本文后的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