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剿贼圣旨(2/2)
他的小眼睛里,闪动着毫不掩饰的贪婪与野心。
“黄巾贼?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倒是这天下大乱,该是我董仲颖出手的时候了!”
他走到地图前,粗壮的手指划过冀州、颍川那些黄巾肆虐之地,最后落在了北方的云中郡。
“陆恒那小子,听说在漠南搞得风生水起,还筑了城?哼,倒是占了个好地方,富庶安稳。”
李儒凑上前,压低声音道:“岳父大人,这正是天赐良机!黄巾之乱,看似凶险,实则是我等扩张实力的绝佳时机!”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朝廷让您出兵平叛?好啊!咱们就打着平叛的旗号,向朝廷索要粮饷军械!洛阳那帮阉宦和老臣,如今自顾不暇,定然不敢不给!”
“再者,”李儒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可趁此机会,大肆招兵买马!就说黄巾势大,兵力不足。待我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这并州,乃至整个天下……”
董卓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横肉兴奋地抖动着:“文优所言,深合我意!就这么办!传令下去,给老夫招兵!多多益善!再派人去洛阳,哭穷!要钱!要粮!要甲胄!”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率领大军,横行天下的场景。
至于那远在云中的陆恒,此刻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个运气好些的小辈,占据了一块暂时安稳的地盘而已。
乱世之中,唯有实力才是根本。
谁的兵多,谁的拳头硬,谁就能说了算!
更北方的辽西之地,乌桓人的王帐之内,气氛同样不平静。
首领丘力居也收到了汉境大乱的消息。
“大单于!汉人内乱,洛阳都被围了!正是我们南下的大好时机啊!”
“是啊!幽州空虚,我等可趁势夺取蓟县,入主幽州!”
“南边的汉人城池,粮食、女人、财宝,唾手可得!”
帐内,各个部落的头领七嘴八舌,群情激愤,纷纷劝说丘力居趁火打劫。
中原王朝的内乱,对于他们这些草原部族而言,往往意味着南下劫掠的盛宴。
丘力居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着一个精致的汉造铜镜,那是前些时日云中商队带来的货物。
他听着部下们的鼓噪,眉头却微微皱起。
南下?
他想起了不久前,派去试探云中边境的探子,被一支装备精良、行动迅捷的汉军骑兵毫不留情地驱赶回来的情景。
那支骑兵的旗号,是“赵”。
他还想起了云中商队带来的那些远超以往质量的食盐、铁器和布匹,以及商队管事口中那位年轻郡守陆恒的强硬作风。
此人能在漠南击败鲜卑,还能在弹汗山下筑城,绝非等闲之辈。
现在汉境虽然大乱,但那个陆恒所在的云中,似乎并未受到太大波及。
贸然南下,若是撞上那块硬骨头,恐怕得不偿失。
“此事,不急。”丘力居缓缓开口,压下了帐内的喧嚣,“汉人内乱,具体情形如何,我们尚未完全清楚。那陆恒的虚实,也需再探。”
他做出了决定:“继续与云中通商。我们需要他们的盐、铁和布匹。同时,让商队多带些人手,仔细观察云中的情况,尤其是他们的兵力部署和城防。等摸清了底细,再做打算不迟。”
丘力居的决定,让一些急于劫掠的头领有些不满,但在他的威望之下,也无人敢公然反对。
数日后,辛毗派出的商队,带着大量的皮毛和草原特产返回了云中。
随之带回的,还有乌桓部落急需大量食盐、铁器和布匹的信息,以及丘力居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继续保持贸易的态度。
这个消息,让一直担心东线压力的陆恒和辛毗,稍稍松了口气。
东面的乌桓暂时稳住,让他们可以更专注于应对眼下最大的难题——那道来自洛阳,催促他们南下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