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曹军绕行敌后(2/2)
丞相令我军放弃偷袭之念,连夜行军,绕至赵云大军后侧,切断他的后路与粮道!
如此,赵云必然担心大军安危,率军回撤,邺城之围可解!”
徐晃闻言,心中暗叹一声。
他原本确实打算趁夜偷袭赵云的攻城大军,却未曾想到赵云早已防备,
若不是曹操及时点醒,恐怕真要误了大事。
“丞相所言极是,是我思虑不周了!”
徐晃当即收敛心思,沉声下令:“耿超,你即刻率领斥候大队先行,
全速探查赵云大军后侧的路径与布防,务必摸清粮道所在,为大军开路,不得有丝毫差错!”
“诺!”耿超领命,立刻召集麾下斥候,备好干粮与马匹,消失在夜色之中。
徐晃随即召集全军将士,高声道:“将士们!丞相被困邺城,赵云围城甚急!
如今我等奉丞相将令,连夜行军,抄赵云后路!
此行关乎邺城安危,关乎天下大局,尔等需衔枚疾走,不得发出半点声响!待到切断赵云后路,便是我军建功立业之时!”
四万曹军将士齐声应和,声音低沉却坚定。
随后,将士们纷纷卸下重甲,换上轻便劲装,人衔枚、马裹蹄,
在徐晃的率领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寨,朝着赵云大军的后侧绕去。
夜色中,四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沿着偏僻小路快速推进。
中山郡与涿郡,一属冀州,一归幽州,恰是两州交界的门户要地。
这两郡地界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境内道路纵横,河网交织,
既互为依托,又相互牵制,自古便是连通幽、冀的咽喉要道。
自赵云奉令兵分两路攻打冀州以来,涿郡便成了汉军的后方根基,
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军械补给,皆从涿郡粮仓起运,沿着幽冀古道,
经由中山郡境内的多条驿道,源源不断地送往邺城前线。
若是涿郡有失,汉军便断了补给根本;若是中山郡被破,转运通道便会被掐断。
无论哪一处出事,赵云麾下那十几万围城大军,
都将陷入后路被断、粮草不济的绝境,
届时别说攻克邺城,能否全身而退都将成为未知数。
徐晃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奉曹操之命,率领四万大军日夜兼程,直奔中山郡而来。
为了避开沿途汉军的斥候探查,也为了不打草惊蛇,徐晃下令大军昼伏夜行,严格隐匿行踪。
白日里,每当晨曦微露,大军便会寻一处隐蔽的山谷或密林扎营歇息。
士兵们卸下铠甲,就地休整,炊事兵做饭时也需用湿柴生火,尽量减少炊烟;
外围则布置了数层斥候,严密监视四周动静,一旦发现可疑人员,便立刻上前处置。
整个营寨安静得只能听到士兵们的呼吸声与战马的响鼻声,仿佛与山林融为一体,丝毫不见大军过境的痕迹。
待到夜幕降临,月上中天,大军便即刻拔营出发。
士兵们人衔枚、马裹蹄,脚步放得极轻,马蹄踏在泥土上,只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徐晃亲自率军在前开路,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前方的道路,生怕错过任何一处可能的埋伏。
四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夜色中蜿蜒前行,速度极快却又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