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官渡终章(2/2)
袁绍的大军之中,这种情况也是比比皆是。所谓河北子弟,基本上都是河北一带本乡本土的人,军中的士兵也多是乡党亲族,有些甚至一屯人马,都是一个姓氏一个村的。
大家千里迢迢来出来打仗,为的是升官发财,光耀门楣,结果现在吃不饱不说,还要被上官驱使去当炮灰。十几次冲锋,哪个营中没有死伤?死去的人,可都是自己家的亲眷,他们人虽然死了,可遗体尚在,古代讲究个叶落归根,总不能一个村的出来打仗,全都客死他乡,连个收尸尸体送还故乡的人都没有吧?
现在明知道打不赢,还要逼着大家都去送死,这是想让他们全都死在他乡,让他们死后都不能魂归故里,只能成为孤魂野鬼。
可袁绍逼迫众将太急,
士兵们不堪逼迫,只能奋起反击。
有屯长振臂一呼:“上官逼迫如此之甚,我等在此,唯有死路一条,不如就此返回河北,总好过做个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
众人听后,发一声喊,全都回营收拾行囊,准备不辞而别。
军中的校尉大小将领等自然不会坐视手下的士兵就此返乡,有些性子恶劣的立马就对士兵们刀剑相向,当时就有好些人被砍杀而死。
这些士兵大多都有亲族乡党同在一个军营。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被上官砍倒在地,立马红了眼睛,也不管以下犯上会不会犯军法,全都拿出兵器对着自己的上官反戈一击。
将领们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士兵一点都不姑息,指挥手下的亲兵开始暴力镇压。由此引发了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士兵参与到反抗之中,在袁军之中引发了暴乱。
自从曹操火烧乌巢后,回来的路上想要绕后偷袭袁绍被识破,他就回到大营之中,耐心的与袁绍相持。
曹操此人,你可以说他是好色之辈,也可以说他是卑鄙小人,但你不能说他统兵的能力菜!
就算从历史的纬度,把曹操放在中国几千年的时光长河中来看,曹操无论是统兵用兵,还是战略大局观、临阵指挥作战、运筹帷幄等等军事能力,他都是位于第一序列的。
所以袁军的暴乱始一发生他就发现了端倪。当机立断就让曹纯率领手下的骑兵对袁绍的大军发起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