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一个纯粹的人 (二)(2/2)
“白求恩大夫的传记作者泰德·阿兰和他在西班牙期间的翻译亨宁·索伦森都指出,尽管白求恩脾气暴躁,但‘他对病人非常温柔和关心,似乎他的性格会突然转变似的。’一旦和病人有关,他就会把一切抛之脑后,包括个人安危。”
天幕下,南宋。
岳飞动容道:“器械简陋,却能救死扶伤,此乃真本事!白大夫对病人温柔,对下属严厉,恰似良将爱兵如子。当年我治军,亦重细节,唯恐将士受损。”
岳云感慨:“父亲说的是,白大夫不愧被誉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其品德之高尚,令人敬仰”。
“在白求恩大夫的严格要求下,他发明了‘消毒三步法’来对土造器械进行严格消毒,还发明了着名的‘卢沟桥手术驮子’。”
“这是一种用木料做成、驮在马背上的野战外科手术台,药驮子外形像桥,顶部的箱子可以存放各种夹板,两边的抽屉可以装各种手术器械、药品。”
“两个驮子上横搭一条门板,就成了轻便灵活的手术台。而且它携带方便,行动迅速,半小时就可以展开,15分钟就能收起,还能装下100台手术和500次换药用的器械和药品,可谓马背上的手术室、换药室和小药房。白求恩大夫将药驮子命名为“卢沟桥”,这种器械为平原游击战的战场救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幕下,古人们之前已通过天幕的视角,见识过一尘不染、器械锃亮的现代手术室。此刻,看着那简陋却巧妙的木制驮子,巨大的落差让他们先是愕然,随即爆发出更深的赞叹。
明朝,宋应星刚完成《天工开物》,对器械制造极为敏感。他猛地站起身,指着天幕激动地对身旁友人说:
“妙哉!这‘手术驮子’看似简陋,实则集木工、结构、实用之大成!无需电力钢铁,因地制宜,取木料而成移动医帐。在白大夫手中,凡木亦能救命,可谓是真正的天工妙法!其巧思,不下于任何精工利器!”
三国。
华佗抚掌长叹,对关羽道:“云长,你我所见的现代手术室,犹如仙家洞府,令人神往。然而这‘手术驮子’,更令在下心折!因无而有,因陋就简,一切设计皆只为‘快一点救人’。这绝非寻常匠人之巧,乃是仁心驱动之下,绝境中迸发出的绝顶智慧!”
关羽轻抚须髯,郑重的点了点头,赞叹道:“白大夫之巧思,真是令关某佩服不已”。
“所以说,白求恩大夫的‘暴脾气’背后,是他对医护人员的‘恨铁不成钢’,更是对战士生命的高度负责。他的严苛,源于当时极端困难的医疗环境和他拯救生命的急切心情。”
“也正因如此,同志们了解后反而更敬重他。称赞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当之无愧。”
天幕下。
郑成功目光灼灼,总结道:“‘纯粹’二字,恰如其分!心中唯有救人之念,故能无视条件的巨壑,迸发出如此光耀千古的智慧与力量。此等人物,无论生于何世,身处何地,皆是我辈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