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攻克腊子口(2/2)
唐朝。
李世民和众将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
程咬金笑得最大声:“哈哈哈!俺老程算是开了眼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抢地盘?这等军阀,只顾私利,岂有不败之理!”
李靖也摇头冷笑:“敌军各部,心怀鬼胎,见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此非天欲亡之,实乃自取灭亡!”
“等了半天,结果只等到几箱炮弹,梁应奎生气了,他把送来的几箱迫击炮弹一下子打光之后,下令撤退。”
天幕下,明朝。
朱元璋嗤笑道:“心灰意冷,士气已泄。这几箱炮弹,非是救命的稻草,反倒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败局已定!”
“攻克腊子口,我军迅速前行,鲁大师的部队和12师紧闭城门,不敢出击。我军由此占领大草滩,并在大草滩缴获粮食数10万斤,盐2000斤。”
天幕下,各朝古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腊子口这天险,终究被拿下了,北上的路再一次被打通。
“部队富裕了,可总舵手觉得还不够,他找了一位侦察连长,要他去哈达铺弄一些精神食粮,事后他不仅带回了大量的报纸,还绑回来了一位敌军少校。总舵手就是从这次的报纸里面,第一次获悉,原来在陕北,还有我们的队伍!”
天幕下,蜀汉。
诸葛亮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信息闭塞,如盲人行路。这几份报纸,价值胜过千军万马!它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希望!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刘备笑道:“这时候那被俘虏的少将,居然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诸葛亮缓缓点头,说道:“或许报纸就是从他那搞来的呢,情报才是关键”。
刘备哈哈一笑:“军师说的对”。
“9月18日,我军攻占哈达铺,在哈达铺的关帝庙,我军召开了会议,明确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到陕北去,那里不仅有同志,同时也是抗战前线,那才是我们渴望去的地方。”
天幕下,所有朝代的古人,看着天幕上我军将士们明确了目标,斗志昂扬的画面,心中都充满了感慨与期待。
明朝,徐达道:“历经千难万险,分裂波折,终于找到了明确的落脚点和前进方向!陕北,将是新的起点!”
唐朝,李世民肃然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支军队,经过这般锤炼,意志已如钢铁。北上抗日,救国救民,他们的征途,必将更为壮阔!”
腊子口的战火刚刚熄灭,北上的道路已然打通,红色的铁流,正朝着陕北,朝着抗日救亡的前线,坚定不移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