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双相立誓(1/2)
片刻后,两人几乎同时抬起头,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然与了然。
他们再次面向嬴政,深深躬身。
隗状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大王深谋远虑,洞悉千秋,臣望尘莫及。
此计乃廓清朝堂积弊、永固国本之良策。
臣隗状,顿首以拜。”
他微微一顿,话语铿锵:“大王所虑周详,臣等只需恪守本职,依计而行。
请大王万勿忧虑,臣及麾下所属,必全力配合大王演好此局。外必示弱,忍辱负重,凡宗室所求之职位,若非要害,皆可‘拱手相让’,绝不与之争一时之锋。
内必固本,静观其变,臣必密令心腹,全力协助李、陆二人搜罗铁证,暗中详查其过失,务求其无所遁形。
待大王旌旗所指,庙堂肃清之时,臣必为先锋,口诛笔伐,涤荡妖氛,还大秦一个朗朗乾坤。”
他的表态,充满了老臣的担当与对嬴政绝对的忠诚和信任。
芈启紧随其后,接着道:“大王英睿天成,臣芈启,五体投地。
宗室掣肘,实乃国之大患,大王此计,化危机为良机,以退为进,臣唯有叹服。
请大王宽心,芈姓上下,无论亲疏远近,必谨遵王命。
凡宗室所求之职位,只要不涉军政核心,臣等皆可‘拱手相让’,任其得意;其排挤之举,臣等必‘逆来顺受’,绝不与之正面冲突,务必骄其心,纵其欲。
然暗中,臣必约束芈姓官员,恪尽职守,稳守根本,并广布耳目,监视宗室新贵一举一动,详录其言行,助李、陆二人监察其非,确保其罪证无所遗漏。
至于纳阿房为妃……”
芈启顿了顿,话语转向嬴政最关心的另一件事,脸上露出真诚而恰到好处的笑容:“实乃天作之合,华阳太后亦必乐见大王得偿所愿。
此等彰显大王威仪与情义之盛事,正当于盛宴宣告。
若有那等不识时务、欲以‘礼制’聒噪的不谐之音,芈姓一脉,必率先驳斥,断不容些许杂音扰乱大王雅兴。”
这番表态,既体现了对计划的深刻理解和配合的决心,也巧妙地安了嬴政在纳妃一事上的心。
两位丞相的表态,掷地有声。
嬴政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满意:“彩!二位爱卿深明大义,寡人甚慰,得卿如此,此计,已成大半。
汝等所受之委屈,寡人铭记于心,待宗室顽疾肃清,东出大业开启,寡人必不负功臣。
先生......”
接着,他转头看向秦臻:“此局已备,可还有未尽之言,需补充提醒?”
秦臻上前一步,对隗状和芈启拱手道:“二位丞相深明大义,臻感佩于心。
唯有一紧要处,需再强调:此番‘退让’,非真退,更非弃守。
核心权柄,如太仓、少府、廷尉诏狱、蓝田大营及函谷关等要害军镇之指挥权、情报秘侦之权,必须牢牢掌控在二位丞相及大王绝对信任的将领重臣手中。
此乃大秦国本命脉,社稷安危所系,绝不能有丝毫动摇,更不容宗室蠹虫染指分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