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哀歌 > 第552章 余晖照离情

第552章 余晖照离情(2/2)

目录

秦臻则认真倾听,时而提出疑问,时而发表见解,言辞中肯,见解精辟。

一个关于“义兵”与“兼爱非攻”的争论,一个关于“察今”与“法先王”的辩证……

思想的火花在寂静的厅堂内碰撞,仿佛暂时驱散了政治的阴霾,回归到最本真的求知与问道。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厅堂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

光影在堆叠的书本上跳跃,仿佛时空在此刻交汇,一位即将落幕的智者与一位正在崛起的帝国砥柱,围绕着这部注定命运多舛的巨着,进行着一场超越立场、近乎纯粹的学术探讨与思想碰撞。

这平和的一幕,与府邸内外弥漫的萧条冷清形成了奇异的对比。

时间,在专注的翻阅与交谈中悄然流逝。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仆役轻手轻脚地点亮了厅堂四角的油灯。柔和的光线驱散了暮色,却无法照亮这座府邸深处弥漫的、越来越浓的告别意味。

茶已不知续了多少次,早已淡而无味,案几上的《吕氏春秋》也被翻阅了大半。

秦臻轻轻合上最后一本《务本》篇,将其郑重放回木匣内。

“相邦宏着,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实乃旷世之作。”

秦臻由衷赞道,语气诚挚:“其中治国安民、察势用人之道,务实求本之论,尤为精辟,足可为大王镜鉴。臻今日一读,获益匪浅。”

吕不韦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那是一种心血得到认可的欣慰,而非对权力影响力的执着。

“少上造过誉了。能得少上造如此用心一阅,并深谙其中苦心,此书也算不枉矣。”

他挥了挥手,示意侍立远处的仆役不必再添灯油,厅堂内的光线显得更加幽深静谧。

“时候不早了。”

吕不韦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也蕴含着一种心愿已了的安然:“少上造重任在肩,府中必有诸多要务待理,不韦不敢久留。”

秦臻会意,起身,郑重整理衣冠,拱手道:“相邦珍重。辞呈与……相邦心意,臻必亲呈大王,面陈相邦拳拳之心。相邦何时启程,若有吩咐,臻力所能及之处,定不推辞。”

他指的是《吕氏春秋》。

吕不韦也扶着案几缓缓站起身,微微点头:“有劳少上造费心。行期已定,一切从简,不必惊动任何人。离愁别绪,徒增伤感罢了。”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这间承载了他人生巅峰与落幕的厅堂:“此宅…也将归还公室。从此,咸阳……再无吕不韦了。”

话语平淡,却透着无尽苍凉。

他取出一个用蜡封好的小小锦囊,递给秦臻:“此乃不韦私印。若大王……或宫中有司,对此书,或对书中某些章句义理有需不韦释疑解惑之处,可凭此印,传信于洛邑。

不韦…虽不在朝,愿以此残躯,为大秦文治,尽最后一点心力。”

这是他对《吕氏春秋》,最后的牵挂与执着。

秦臻郑重接过锦囊,纳入袖中:“相邦心意,臻铭记于心。若有需处,必遵嘱而行。”

两人无言,默默走向厅门。

行至相府大门前,秦臻再次停步,深深一揖:“吕公,前路漫漫,万望珍重。山高水长,望自保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