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是领导洗脑下属的话术(一)(1/2)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这是领导层洗脑下属的话术,主要是看你在职场生态链的哪一层。
我这样说可能颠覆了大众的认知,主流观点不是颂扬忠诚吗?那可能是因为你是在生态链的底层,你不忠诚就活不下去,对于高层,他忠不忠诚是看他在哪一级。
我简单地把生态链分为上层统治者、中层执行者和下层炮灰者三个层级,为了好解释忠诚的作用,实际上的分层会远比这三层复杂的多,对忠诚的看法也更千奇百怪。
上层统治者,是丝毫不把忠诚放在眼里的,董卓忠诚吗?曹操忠诚吗?谁把汉献帝放眼里了?尽管汉献帝虽然懦弱,但是聪慧程度确实有当好皇帝的潜质。
统治者要是忠诚,那王莽干嘛篡汉?赵匡胤干嘛黄袍加身?作为权贵阶层,他们获取的利益还少吗?他们又不是底层出身的朱元璋,不造反就活不下去。
所以忠诚对统治者来说,只是嘴上标榜自身品德的漂亮话,他们的身体是很诚实地随时准备反叛的,毕竟离至尊之位只有一步之遥,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尤其是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还很无能的情况下。
要是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是李世民,谁敢反叛呢?属下巴不得一个个地表忠心。而李世民也是杀了他大哥和三弟才登上那个位子的,那不算反叛吗?
中层执行者,忠诚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当然有时候也是迫不得已、身不由己,主要看高层对他们的态度。
士为知己者死,这种人很看重情绪价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事物不一样,有的人重名,有的人重财,有的人重色,有的人无欲则刚。
但是处在中层执行者的地位上,忠诚不忠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统治者是什么样的人,看他能给你什么,是不是你想要的。
同样也取决于你能给高层统治者什么样的利用价值,你恐惧不恐惧被他用完就扔。
所以中层执行者会在选择项不多的情况下,认真衡量每一种选项的利弊,如果没有最优项,他有可能会弃了高层另寻高枝,也就是所谓的背叛。
但是风险如影随形,就是背叛后若不能自立为王,那是否有善终完全看新投的主子是什么样的人,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比方说魏徵以前辅佐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投靠了李世民,一点儿也不哭不闹,还因为直言敢谏成为历史名臣,被李世民称为“以人为鉴”。
那是他运气好,李世民既有本事又胸怀宽广,跟着太子李建成的时候,他怎么不直言敢谏呢?
而历史上背叛旧主子投靠新主子后,再被新主人杀了人就数不胜数,比方说你看曹操杀了多少人,什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要他一起疑心就杀了,比方说蔡瑁就是这么死的。
所以中层执行者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被逼无奈,还是选忠诚,一条道走到黑吧,如果你没有魏徵那样的运气。
下层炮灰者,你忠诚不忠诚,在高层统治者和中层执行者眼里都没多大价值,忠诚可能是你自嗨的美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