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洛阳风云起,他乡遇故交(1/2)
慕容轩与林婉清携手踏入洛阳城,此时的洛阳城在后秦的控制之中。
这座古老的都会,饱经岁月沧桑,承载着千古厚重的历史。日光倾洒,城内一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街小巷,行人如织,各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繁华的市井画卷。
然而,凭借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却察觉到这繁华表象之下,实则暗潮涌动。洛阳城恰似平静无波的湖面,水下却暗藏着无穷无尽的漩涡,随时可能爆发出惊涛骇浪,将一切卷入其中。
此地,是后秦姚兴、大夏赫连勃勃、北魏拓跋珪、南燕慕容超以及东晋刘裕等各方势力情报汇聚的核心枢纽。各方势力在此精心布局,安插大量密探。
这些密探犹如隐匿于黑暗深渊中的诡谲触手,悄无声息地四处蔓延,贪婪且执着地探寻着各方机密要事。整个城市因此弥漫着一股难以名状、令人压抑的紧张氛围,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同时,这里也是诸子百家暗中激烈角逐的无形战场。不同学派的理念与势力在此碰撞、交织,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街道上,人群川流不息。慕容轩和林婉清漫步其间,目光所及之处,随处可见身负不同门派武功之人穿梭于市井。
一位身着素袍的老者,步伐轻盈稳健,看似平凡无奇。然而,其一举一动间,却隐隐流露出道家凌虚逍遥掌那独特而超凡的神韵。每迈出一步,都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静立时恰似苍松傲立,沉稳坚毅;行动时仿若清风拂面,轻盈洒脱,尽显道家高手与天地自然和谐合一的卓越气质。
不远处,几个年轻人簇拥着一位儒士。那儒士面容儒雅,气质超凡脱俗,即便尚未展露武功,周身却自然散发出一股浩然正气。旁人只需一眼,便能断定他必定是修炼儒家“浩然正气掌”的高手。其身旁仿若环绕着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彰显着仁爱正义的高尚风范,宛如一盏明灯,在尘世的喧嚣中熠熠生辉。
还有众多行色匆匆的武者,他们有的身着劲装,尽显英武之气;有的打扮平常,却难掩不凡气质。眼神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警觉与凌厉,无一不在表明他们绝非寻常之辈。
慕容轩暗自忖度,这些人或许是墨家、兵家或其他门派安插在此地的眼线。墨家秉持兼爱非攻的理念,其子弟擅长隐匿身形与刺杀之术,此刻或许正以各种各样的身份,悄然潜伏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而兵家精于谋略与战斗,他们在此频繁出没,想必是在为各自所属的势力谋划着意义重大的布局。
慕容轩和林婉清走进一家茶肆。茶肆内,茶香袅袅,顾客们低声交谈着。他们寻了个静谧的角落缓缓坐下,一边浅酌着香气袅袅的香茗,一边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周遭的动静。
邻桌几个镖师模样的人正压低声音窃窃私语。尽管他们刻意谨慎,力求不引起他人注意,但慕容轩和林婉清凭借深厚雄浑的内力,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几句关键信息。
“听闻最近阴阳家在这洛阳城有大动作,真不知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一位镖师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说道。
“哼,管他们有什么意图,咱们镖局只需守好本分,专心做好生意,可千万别卷入这些麻烦纷争之中,这才是上策。”另一位镖师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担忧。
“话虽如此,可如今这洛阳城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得如同乱麻,又岂是我们能够独善其身的呢。”最后一位镖师无奈地叹息,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焦虑。
慕容轩与林婉清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他们心中已然明晰,洛阳城当下的局势远比他们预先所想象的更加复杂棘手。阴阳家向来神秘莫测,擅长运用阴阳五行之力,行事诡异难测。此时他们有所行动,必然会在江湖中掀起一阵惊涛骇浪,一场风云变幻或许即将拉开帷幕。
随着在洛阳城中打探的深入,慕容轩和林婉清开始四处走访。他们穿梭于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从街头巷尾的传言,到江湖人士的隐秘交谈,他们如同拼图一般,一点点拼凑着信息。
他们先是从一位老江湖那里得知,自南燕广固城至洛阳这一路所见的诸多悲惨景象,背后似乎都与阴阳家和纵横家脱不了干系。两人顺着这条线索深挖,又在一家客栈中,听到几位商旅谈论,说在各地出现的那些扰乱治安的势力,行动方式和背后的支持,都隐约有着相似之处。这些势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在各地兴风作浪,搅得民不聊生。
随着调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线索开始指向北魏。他们发现,阴阳家原本并不在北魏势力范围活跃,却在近期突然大量涌入后秦和东晋境内,且行事风格与以往大不相同,变得更加激进和具有攻击性。这种异常的举动,不得不让人怀疑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阴谋。
慕容轩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对林婉清说道:“婉清,种种迹象表明,这些问题背后似乎都指向北魏。你看,阴阳家突然在其他两国境内兴风作浪,而他们又逐渐依附于北魏,这其中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凝重,深知此事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林婉清秀眉微蹙,神色凝重地回应道:“是啊,轩。而且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些混乱的背后,似乎有着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我怀疑,这一切的操控者极有可能是北魏的拓跋珪。”她的语气坚定,透露出对真相的执着追求。
慕容轩点头表示认同:“拓跋珪野心勃勃,一直妄图扩张势力。若他利用阴阳家等门派挑起各国纷争,坐收渔翁之利,倒也符合他的行事风格。”拓跋珪的野心在江湖中早有传言,如今看来,这一系列乱象极有可能是他阴谋的一部分。
在探寻线索的过程中,慕容轩和林婉清听到了无数百姓的悲声。街头巷尾,总能听到人们诉说着当下生活的悲惨。许多家庭流离失所,亲人离散,在战乱中四处漂泊,不知何去何从。由于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农田荒芜,无人耕种,收成锐减,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陷入了无尽的困境。
有人哭诉着:“这日子实在是没法过了,到处都是战乱,家里的壮丁都被拉去充军,剩下老弱妇孺,根本没法种地,粮食越来越少,只能吃树皮野菜度日。”那悲戚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让人听了为之动容。
还有人无奈地叹息:“那些盗匪三天两头就来抢劫,报官也没用,官兵自己都自身难保,哪里还管得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百姓们在这乱世中孤立无援,只能默默承受着苦难。
整个中原大地,都笼罩在一层对北魏将要统一北方的担忧阴影之下。北魏近年来不断扩张领土,其势如破竹,让周边各国人心惶惶。尤其是不断传来北魏在占领的国土范围内对百姓残酷剥削的消息,更是让人们胆战心惊。
据说,北魏每占领一处地方,便会强征大量民夫,为其修建宫殿、城池。百姓们每日从早到晚劳作,却只能得到极少的口粮,难以维持基本的生计。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辛苦一年的收成,一大半都要被官府搜刮去。稍有反抗,便会遭到残酷镇压,轻者入狱,重者丧命。这种残酷的统治手段,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