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自古三种咒语(2/2)
“千足蜈蚣,翻山神通,逢岭过岭,两肋生风……”
楚天舒感受到,一股念力如水乳交融般,汇入列车之中。
整个列车,好像都变得灵活了一些,车头带来的动力,节节贯通的传至车尾。
以楚天舒的耳力,甚至能听出。
这股力量传到车尾时,最后面那节车厢的铁皮微颤,发出一声嗡鸣。
赞诗之后,就是一大串古老的灵界咒语。
“真耶多波伊,安色拉吉壤,波拿波拿哐哐章……”
楚天舒以如今的语言去套,只能找些音色相近的字来代替。
不过,他也能猜到,这些咒语中一定含有古代先民,用来唱诵某种蜈蚣的文章。
自古以来,咒语都分三种。
一种只是自修,通过咒语,契合天地气场,调节身心,更好的发挥自身念力威能。
一种含鬼神之真名,通过赞颂鬼神,祈祷鬼神,附上不同的赞词和请求,借以增幅自身法术。
最后一种,则是对灵界不同的精怪族群,进行唱赞。
每一个延续够久,体量庞大的精怪种族,在灵界都会沉淀下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力,往往也与他们的天赋神通,效果相似。
先民创造出这类咒语,就是通过交换的方式,以自身念力或各种施法材料,借用这些精怪种族的神通奥秘。
古时,灵界与现实相合极深之际,第二、第三种咒语,曾大行其道,正邪中人,均有涉猎。
尤其是第三种,因为向整个族群借力,安全性要比跟鬼神沟通高太多了。
有段时间,第三种咒语,甚至是正道之主流。
传,白泽就曾经代诸多灵界精怪,向黄帝献书,那是各个种族自己编写的咒语,希望能被轩辕黄帝所用。
大禹治水时,也曾以精怪咒语,借力万方,扫除邪魔。
后来,因两界远隔,二三两类咒语,在现实中基本失效,只剩部分邪神教派依然钻研。
现实中,如今九成九的咒语,几乎都是第一种。
而长洲国,本就是灵界的一部分。
对这些防风族人来,向精怪种族借力的咒语,应该是一直有效的,延绵传承至今。
“千足蜈蚣,翻山神通,逢岭过岭,两肋生风,响鼻如钟,雷震长空!!”
每节车厢之中的兵卒,都用长矛尾端,轻砸车底,跟着唱起赞诗。
楚天舒隐隐察觉,天地间似有种神秘力量,倏然降临。
锅炉中燃烧的烈焰,升腾起的水汽,就像是给予这股神秘力量的吃食供奉,换来了咒力加持。
整个列车受到的风阻,顿时减到极低,车速提升,车门外的景物变得飞快逝去。
但只有法器,才能长久保存咒力效果。
否则需要海量贡品,连续施咒,才能保持咒力不竭。
而列车中的黑色方块,只有那么一点,显然不是走海量贡品的路子。
也就是……
楚天舒伸手抚着门框:“这整辆列车,都算是个法器吗?”
白鹤的传音,这时飘入他耳中。
“不是法器,是法坛。”
鹤来道,“法器要拥有长久的储存、转化、释放的能力,对本身品质要求更高,且一般不具备设祭的功能。”
“而法坛,可以设祭上供,规模体积较大,对材料品质要求没有那么高,但仪式气机,需要更严谨。”
到最后,鹤来语气中,不禁带上几分赞叹。
“本鹤也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移动法坛。”
仪式气机要严谨,就注定了,法坛运转的整个过程,几乎只能有一个人来担任主力。
因为换人,或者多人合力的话,气息就会有不谐之处,仪式难度飙升,法坛如果移动的话,气息也会有变。
而这辆列车,各个部件,显然是由不同人物生产的,本身还在铁轨上疾驰。
却有一种独特的技术,让各个部件的咒力气息,畅达贯联,浑如一体,稳定和谐。
“这多半也跟他们独特的咒矿冶炼技术有关。”
鹤来在高空振翅,与列车同行,语气凝重,“长洲如此实力,居然还被水妖打得兵凶战危。”
“这里的情况,要比我们事先所想,复杂太多了。”
楚天舒传音道:“水妖方面的情报,问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