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买药糖(2/2)
到了近前,才看清那玻璃罩子的“玄机”——所谓五颜六色的光,根本不是霓虹灯,而是手电筒灯泡外面裹了红、黄、绿各色的彩纸,才透出这点微弱的亮色。
张大龙心里暗笑,他还以为是霓虹灯呢,随即不再关注灯光,转头看向车上摆着的药糖,冲卖货的年轻少妇问道:“大姐,您这药糖都有啥样的啊?”
那少妇笑着拿起一块递过来,耐心介绍:“大兄弟,你看——这浅黄的是甘草味,清嗓子;深点的带点黑纹,是薄荷味,吃着凉丝丝的,祛火气;还有这带点红的,掺了点山楂,酸甜口,小孩最爱吃。
都是我自己熬的,没放啥杂七杂八的,放心给孩子吃!”
张大龙听完,笑着追问:“大姐,这手艺是您自己学的,还是祖传的啊?”
那少妇手里麻利地整理着药糖,笑着回话:“大兄弟,这是俺家祖传的!以前俺公公就走街串巷卖药糖,后来有十几年不让干了,手艺就搁下了。
这不今年上边说改革开放了嘛,俺想着日子能松快了,就把老手艺拾掇拾掇,又支起了这个摊子。
俺男人在邮电局上班,也算有个稳当营生,我这就是挣点零花,给孩子买点书本啥的。”
张大龙了然地点点头,心里不禁感慨——真是“春暖鸭先知”,上面刚提改革开放,老百姓心里的劲儿就先活泛起来了。
以前不敢想、不敢干的小买卖,现在也有人重新拾掇起来,这日子啊,眼看着就要有新奔头了。
他看着少妇眼里的光,又瞅了瞅身边眼巴巴盯着药糖的青青和英子,笑着说:“那挺好!您家这手艺没丢,咱老百姓也多了口稀罕吃的。
大姐,每种口味的药糖您都给我来上半斤,再给我来20串糖葫芦。”
少妇一听,立马惊讶地抬眼:“哎呀,大兄弟,你买这么多啊!”
“家里人多,孩子们也都爱吃。”张大龙笑着摆手,“您放心弄,不少您钱。”
少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行!我给您称得高高的,保准足斤足两。
您要是觉得好吃,下次去镇上也能找着我——这几天我都在咱镇邮电所门口摆摊,别的地儿我还不敢去。”
张大龙心里明白,这少妇是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虽说改革开放了,但双轨制还在,那些管小商小贩的机构也没取消,她这么选也是怕惹麻烦。
这时,少妇看着眼馋的青青和英子,从玻璃罩里拿出两块山楂味的药糖递过去:“来,俩孩子先尝尝,这是姐姐送的,不要钱。”
“谢谢姐姐!”青青和英子连忙道谢,接过药糖就塞进嘴里。
青青舔了舔嘴唇,仰着头对大龙说:“大哥,是甜的,还有点酸!”
大龙摸了摸她的头,笑着叮嘱:“甜也不能多吃。你俩吃完这块药糖,再各吃一串糖葫芦,今天就不能再吃甜的了,不然积食就该难受了。”
青青和英子乖乖点头:“知道了大哥。”
少妇又递来两串裹着晶莹糖衣的糖葫芦,随后手脚麻利地把半斤装的各色药糖、还有剩下的18串糖葫芦都打包好,递到张大龙手里:“大兄弟,都弄好了,您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