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当王允整(1/2)
陈群见天子不像是在说笑,便点头如捣蒜道:
“臣明白了。”
刘辩对他充满怀疑,“太后属官卫尉几品?”
陈群小心翼翼观察着刘辩的脸色,回答道:“从三品?”
这已经够低了吧。
“四品!”刘辩直接给那些属官降到仆射司马的水准,只比五品的太守高一整品。
窦太后能直接插手武帝新政,接连罢免丞相、太尉,还弄死了御史大夫等重臣,使其新政失败,除了太后本身的身份光环加持,少不了那些地位甚高的属官在其中使坏。
他们横行在外,寻常人敢怒不敢言,从今以后不好使了。
降低属官的品阶,间接收拢了后宫干政的可能,将权柄集中到大朝廷。
除非太后能垂帘听政,把手插到大朝廷来,否则小朝廷只能管自己宫内那点事,这是刘辩想要的。
陈群深深吸口气,点头表示记下了,他还有问题。
“咳咳,那些妃子呢?”
这事没有天子的指示,他可不敢乱划分,最多只敢全划为一品。
刘辩的后宫倒是很和睦,但有些事他得做,哪怕会伤些感情,万一自己的后代出个老色胚,后宫佳丽一大堆,不得把朝廷吃穷了。
“采女六品,宫人五品,婕妤四品,美人三品,贵人二品,昭仪一品。”
没算皇后,因为皇后是君。
刘辩摆摆手,“至于什么良人、八子之类的,通通都不要了。”
汉初,后宫立八品,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之类的等级。
后来武帝增加了婕妤、容华等爵位。
汉元帝时又加了个昭仪,仅次于皇后,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君下第一人,北魏亦沿用,只不过一代一代更新下去,地位有所下降。
再然后到了王莽,规定了后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非常臃肿,好在光武中兴后,光武帝发现了这个问题,裁撤过后只留下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四等。
接着是桓灵二帝时期恢复昭仪、婕妤两个等级。
如今刘辩再次做了调整,更加规范合理。
他已经想好了,蔡琰昭仪,伏寿昭仪,糜贞贵人。
剩下的位置,有谁想往他的后宫塞人,让皇后看着安排吧。
处在这个位置,除了要治理好国家,还得是个无情的留种机器,刘辩已经心累了。
给后世儿孙规定好框架,让他们自己耕耘去吧。
今天动的脑子有点多,刘辩揉着眉心,又叮嘱道:
“多去太学看看,博士们在修订汉官仪,你跟他们琢磨琢磨皇子们以后就藩的新规定。”
皇子虽然都是一品,但地位上是有差距的,就藩的选择也需要提前规划好,省得麻烦。
刘辩还是觉得等韶儿再大几岁,就早早的将太子定下。
想想自己,在灵帝驾崩的前一晚,也只是被人称一句皇子辩,导致大位交接的混乱不堪。
为了激励陈群的工作热情,刘辩笑容满面的拍着他的肩膀。
“此乃昭宁朝首要新政,爱卿必将名垂千古,这项新政,也将影响后世千年百年,卿想青史留名吗?”
陈群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眼睛亮晶晶的点头,“臣想。”
“去吧!”
“臣告退。”
陈群一走,刘辩就仰躺在床榻上,长叹一口疲倦的气。
这玩意儿可比以前跟几个老头演戏费脑子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