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乾隆仿宋汝窑柳叶瓶(2/2)
比如这件瓷器的定价是五万元,他有百分之一的提成,也就是五百元。
别看他在邮轮上工作,工资却不是很高,说白了自己不过是服务员而已,跟空姐、空少那些职业的性质是差不多的。
“嗯!包装起来。”楚健点头。
于是,工作人员去拿包装盒。
沈世杰伸手去端起那瓷瓶。
这是一件典型的柳叶瓶,器型为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又有\"美人肩\"之称。
“汝瓷,但好像是仿的。”沈世杰发表自己的看法。
楚健无语。
“废话,要不是仿的,能摆在这里,标价五万元?”
汝瓷是什么?玩过收藏的人都应该清楚汝瓷的分量,尤其是宋代的汝瓷,哪一件不是稀世珍品?
别说多少亿,拍个几千万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虽然是仿品,但仿得非常好。
楚健他没看错的话,应该是乾隆时期仿的。这种东西,只要跟乾隆扯上关系,基本上不是便宜货色。
眼前这件汝窑柳叶瓶,釉色莹润,自然呈现丝棉状浅青纹路,釉面凹凸起伏,足背呈黑褐色泥鳅背形,胎釉接合处见黄褐色火石红。
它的釉色既异于汝窑朝霞般幻彩,亦不同于普通天蓝釉的单调,系乾隆朝仿汝釉工艺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当时单色釉瓷器的烧制水准。
“如果是乾隆时期仿的,那它至少都是几百万。”沈世杰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哪怕是仿品,汝窑瓷器的价值也还是蛮高的,尤其是清三代的仿品。
前两年,拍卖市场上就出现一尊清乾隆仿汝釉鱼篓尊,将近两千万人民币成交。
这一件清乾隆仿汝窑柳叶瓶,品相非常好,沈世杰觉得至少值八百万。
不过,他还是保守了。
这件瓷器一年后被楚健摆上木棉花拍卖行的拍卖会,拍出一千五百多万的天价。
沈世杰将目光投向其他工艺品。
楚健则气定神闲,目光平和地扫过其他物件。对他而言,捡漏固然欣喜,但享受这种“沙里淘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很快,那名工作人员便拿着两个做工考究的防震收纳盒返回,小心翼翼地将画作与柳叶瓶分别包装好,并熟练地开具了收款单据。
“先生,一共十三万元,您是刷卡还是其他支付方式?”
“刷卡。”楚健利落地递过卡片,动作没有一丝犹豫。因为他很清楚,这笔投资的回报,将以百倍、千倍计。
付完款,楚健拎着两个盒子,对仍在聚精会神“扫货”的沈世杰笑道:“世杰,慢慢看,好东西或许还有,讲究个缘分。我去旁边的休息区喝杯东西等你。”
“啊?哦,好,楚哥你先去,我再瞅瞅,就不信找不着个像样的玩意儿!”沈世杰头也不回,显然已全身心投入其中。
楚健笑了笑,转身离开。他知道,这艘邮轮上的“寻宝”游戏,才刚刚开始。
这艺术展上,确实还有宝物,但剩下的那些,楚健不怎么看得上,也就懒得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