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34章 屠夫加毒士天下无敌

第634章 屠夫加毒士天下无敌(2/2)

目录

二人领命告辞。

王绍徽忙道:“杨大人,此事是否要请示坐镇南京的江侯爷?

咱们贸然行事,万一引起更大动荡,可担当不起啊!”

杨涟哈哈大笑:“王大人尽管把心放肚子里,有本官在,南直隶乱不了。

至于南京的江侯爷,咱们就别去打扰了,他这段时间忙着处理南京勋贵谋逆一案,已是分身乏术。”

听着杨涟的话,王绍徽苦笑着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坐镇南京的江宁也收到了松江府、常州府爆发民乱的消息。

不过他并未放在心上,毕竟已经将杨涟派了出去,还给了尚方宝剑,若是连这点事都摆不平,那杨涟也别干了,趁早回家种地去吧!

由于朱由校处置徐宏基等谋逆勋贵的旨意尚未抵达,江宁便先着手整顿南京六部衙门。

他以开会为名,将南京城内六部尚书、督察院等一众官员悉数请到无事堂。

众官收到消息,个个吓得胆战心惊。

先前江宁拿下徐宏基等勋贵,便是借着开会的名义在无事堂内动的手。

没成想才过短短时日,这位钦差大人又要“开会”。

众人虽满心恐惧,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去开会。

徐宏基手握二十五万兵马尚且栽在江宁手里,他们可没徐弘基的实力和胆量,只求江宁能给他们留几分体面。

一众官员到齐后,江宁也没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如今大明朝上上下下都在为中兴大业奋斗,朝廷接连推行新政,满朝文武忙得不可开交。

大明朝不养闲人,南京虽是陪都,却不是让你们来养老的。

若有人愿干,便好好干。

不愿干,立马上书辞官回乡便是。

至于想浑水摸鱼的,趁早打消念头,免得最后落得满门抄斩,那可就不好看了。”

见江宁把话说得如此直白,当场便有几位须发斑白的官员表态,愿辞官回乡养老。

江宁满脸微笑地点了点头。

另有部分官员称自己仍有干劲,想为大明中兴添砖加瓦,出一份力,江宁也笑着应下。

毕竟南京六部、督察院的官员并非全是来养老的,其中不乏在朝堂受挫、被边缘化才调来南京的,他们愿意出力,自然再好不过。

待一众官员都表明态度,江宁宣布散会。

众人走出无事堂,神色各异,有人庆幸得以平安“落地”,也有部分因政治理念与江宁相悖而被迫辞官的,好在江宁未下死手,允许他们辞官还乡,总算留了份体面。

当日,数十封集体辞官的奏书便快马送往京师,呈报朱由校。

这些官员在江宁准许下,已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返乡。

而留下来的官员则个个振奋,盼着能放开手脚施展才干。

不过江宁并未立刻给他们安排具体事务,而是让小老弟温体仁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内容便是朝廷如今推行的各项新政。

毕竟若不熟悉新政便贸然行事,很可能与江宁等人的规划背道而驰,甚至走了弯路。

随着年关渐近,江宁索性直接撂挑子了,领着老魏和朱由检在南京城内闲逛起来,其他事务全交由温体仁与自己的开山大弟子陈子龙打理。

陈子龙也不负所望,在温体仁和郭允厚等前辈的协助下,很快便将朝廷各项新政贯彻落实、全面推进。

此时的南京城,早已没了先前的腥风血雨,反倒处处透着祥和安宁。

江宁三人走在街道上,心情也格外舒畅。

只见街上百姓往来穿梭,商贩沿街叫卖,再也不见勋贵子弟仗势欺人,亦无读书人在光天化日下无病呻吟。

老魏满脸骄傲地笑道:“侯爷,南京城如今一改往日奢靡之风,这可都是您的功劳啊。”

江宁闻言,正色道:“魏公公这话错了。

这份荣耀,本侯不会独享,它属于咱们所有人。”

老魏听了,不禁肃然起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