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什么是“润物细无声”的治理(1/2)
边塞长大的经历让贞小兕对地缘政治有着敏锐的直觉。她理解的“平衡术”,正是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理论”。这种认知源于她在多民族混居的边境地区,亲眼所见的部落间微妙的力量平衡。
众人震惊的目光中,宋璟从屏风后转出:“小娘子如何得知?”
“我们屯子两姓打架,里正就这么调停的呀!”她指着地图画圈,“把张家牧场划给李家当通道,李家就得帮张家防马贼——”
贞小兕心中没有复杂的战略理论,只有活生生的乡村调解经验。她本能地将草原部落视为更大的村庄,将国际关系理解为放大的邻里纠纷。这种简化思维反而让她抓住了复杂问题的本质。
开元七年的除夕,麟德殿宴席上烛火通明。贞小兕看着各部落使节共饮蒲桃酒,忽然想起长白山的猎人们。她悄悄把甜糕掰给脚边的波斯猫时,听见宋璟对苏颋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就在这些童言里。”
宋璟对贞小兕的认可,体现了一位成熟政治家的智慧——他懂得从简单事物中领悟深刻道理,明白真理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呈现。
次年春分,贞小兕在曲江池畔放纸鸢。忽见几个书生对着新刻的《通禁私铸恶钱诏》争论,她扯着风筝线插话:“就像蒸饼!官钱是白面,恶钱是麸皮——”
书生们哄笑中,她瞧见柳荫下青袍闪动。宋璟正将刚写好的《请定百官俸料疏》收进笏匣,抬头时眼底有浅淡笑意。东风吹起纸鸢,掠过太府寺新铸的开元通宝,那些锃亮的钱币在春光里翻滚,仿佛盛唐的铮铮骨骼。
暮春时节,长安城柳絮纷飞。贞小兕蹲在尚书省院的海棠树下,看蚂蚁搬运糕饼碎屑。忽然一片阴影罩下来,宋璟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小娘子近日怎么不去中书省了?”
贞小兕抬头,被阳光晃得眯起眼:“俺娘说相爷日理万机,不能总去捣乱。”
宋璟在她身旁的石凳坐下,官袍下摆拂过青砖:“今日倒有闲,可否听听东北的‘项目管理’之道?”
少女顿时眉开眼笑,从荷包里掏出一把松子:“我们那儿的工长啊,最重要是三件事!一是让所有人都明白要盖啥样的房子,二是材料分配清清楚楚,三是谁干得好当场表扬!”她掰着手指,“相爷恢复公开奏事就像第一件,改革俸禄就像第二件,禁绝立碑就是第三件——不让拍马屁的人占便宜!”
贞小兕的“项目管理三原则”实际上概括了良好治理的核心要素:目标明确、资源公平、激励公正。她凭直觉提出的建议,与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晚风送来太液池的荷香,宋璟望着天边初升的星子,忽然问道:“若要让全大唐的百姓都吃上肉,该当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