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赶海1979,海洋成为我的后花园 > 第121章 心头好

第121章 心头好(1/2)

目录

送!

男人要大气,不能厚此薄彼嘛!

陈暮咧嘴一笑。

将包好的玉坠小心放在一旁,目光再次扫过锈迹斑斑的铁箱。

当撬开第二十七个箱子时,一抹流光溢彩的宝蓝色闯入眼帘——那是一副点翠头钗,以银丝编织成展翅欲飞的凤凰形状,尾羽处镶嵌着数十片色泽艳丽的翠羽,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幽幽蓝光,宛如活物般灵动。

翻开名册残卷,陈暮才知晓此物来历不凡。

它出自清末宫廷造办处,是为某位得宠的贵妃诞辰所制。

点翠工艺极为讲究,翠羽需取自活的翠鸟,且要在特定时节采集,方能保证色泽鲜亮。

而这副头钗上的翠羽,更是万里挑一的极品。

凤凰口中还衔着一颗浑圆的东珠,圆润莹白,与翠羽相互映衬,贵气逼人。

此头钗后来因宫廷变故流落民间,被一位古董商人收藏,后又辗转流入日本,成为一位富商的珍藏,最终随“阿波丸号”沉入海底。

陈暮摩挲着冰凉的头钗,心想这正适合送给侯玉婷。

身为记者的她时常出入各种场合,这副头钗既华丽又不失典雅,定能让她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而且头钗背后的故事曲折离奇,以侯玉婷对奇闻轶事的敏锐嗅觉,定会爱不释手。

至于会不会追查这东西来历,陈暮看了下名册上的介绍。

这头钗虽然来历不凡,但是却在历史上并不显眼,没有任何记载。

毕竟满清末年,宫廷里流出来的东西太多了,这头钗真不算多珍贵。

继续探寻,在第三十一个箱子里,陈暮发现了一卷泛黄的绢本。

展开后,竟是一幅宋代的《平江图》摹本。

这幅图详细描绘了苏州城的街道、桥梁、建筑布局,是研究古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资料。

绢本边缘以金线绣着缠枝纹,虽历经岁月,依然清晰可见。

陈暮记得苏念之曾说过,她痴迷于古今城市规划的演变,这幅图对她而言,无疑是绝佳的礼物。

据名册记载,这幅摹本出自明代一位著名的画家仇英之手,原本是为朝廷绘制的城市规划参考图,后被一位文人收藏。

几经流转,在清末时被一位日本学者购得,带回国内研究。

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造诣,更在于它蕴含的城市规划智慧,对于苏念之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说,意义非凡。

陈暮将头钗和绢本仔细收好,心中盘算着该如何送出这些礼物。海风呼啸着灌入山洞,扫雷艇在水中轻轻摇晃,仿佛也在期待着这些沉睡多年的珍宝重现光彩。

一块玉佩,一件头钗,一本绢本,以及送给二太长女的香囊。

这四件礼物,让陈暮很满意。

而且,暴露的风险很低。

到时,只要陈暮略微提及一下,她们也不会去大肆宣扬。

这可不像后世,什么事都往抖音上发,借此来吸引流量。

随后,陈暮盖好所有箱子,将其再次密封好,陈暮将玉佩,头钗和绢本收好,启程返回渔村。

下一次看看有没有机会弄一艘有炮的舰艇,将港督府都给炸了!——离开钓鱼岛基地时,陈暮心中暗暗发狠。

这次事件,陈暮如何不恨。

只不过暂时没办法。

那一门岸防炮,因为被美军将帆船打烂,从而掉入海中了。

陈暮虽然可以将其打捞上来,但是都浸泡海水了,打捞上来也没什么用了。

这让陈暮极为遗憾。

不然,当天,陈暮就去炮击了。

而且,陈暮可以远在1公里之外,进行遥控炮击。

巨人化后,陈暮就可以在远隔1公里之外的地方,操控巨人化的水分身去进行炮击。

现在可不会像之前那样,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

可惜,没有炮了。

太遗憾了。

不过这笔账,陈暮记下来。

迟早也要找港岛算一下的。

陈暮顺路去冲绳岛那边溜达了一圈。

这主要是看看冲绳岛目前美帝海军目前的状态,其是不是依然紧绷着。

当然,陈暮也不是什么军事专家,也无法看出其现在的海军布置说明了什么。

但是透过过往船只的航行,多少能看出一些东西。

如果美帝海军还紧绷着,过往的船只就一定会接受检查。

观察一番,一切正常。

陈暮放心离去。

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一件事,如果一直查不到内幕或者真相,时间一久就会暂时放弃。

当然,背后或许会继续调查。

但是,那就是小规模,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进行继续的追查,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彻查。

只要不是大张旗鼓地彻查,陈暮就不怕。

小规模的调查,调查到自己这里,那简单,直接沉海就是。

来一个,沉一个。

神不知,鬼不觉。

回到渔村,天又亮了。

对于陈暮的神出鬼没,村民们已经习以为常。

对此大家也没有想去八卦一下。

毕竟,这可能牵连到港澳的一些权贵。

毕竟村里如何与海鲜舫合作,那还不是因为陈暮认识背后的大老板嘛!

不管陈暮怎么认识的,在质朴的村民心中,陈暮这必然是要陪那些大老板应酬,那在外面受气的事不少。

毕竟那可都是达官贵人,那些人的嘴脸,戏文里都不知道唱了多少遍了。

所以,村民敬重陈暮,不仅仅是陈暮给他们带来了财富,更是心疼陈暮在外默默为他们做的这一切。

当然,他们不清楚,陈暮这一切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水分身系统。

看着账目上的数字,沈婉钧攥着账本的指尖微微发白。

钱太多了,她这样洗白后,还得将各种支出都对应上。

俗称做假账。

想到此,沈婉钧就有点无奈和不忿。

她当初来,可不是想着有一条要做假账。

结果,现在却要为这家伙不知道哪儿弄来的那么多钱,做假账。

想到此,沈婉钧就有点气恼。

那么多钱,她这账目上要做的天衣无缝,不知道多难。

毕竟沈婉钧可是财政政法大学的高才生,她非常清楚秋后算账的道理。

所以,她要提前将一切做好,绝对不怕以后查账。

就在她寻思如何将账做的天衣无缝时,陈暮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将一个素色绸布包轻轻搁在她手边的木桌上:“给你的。”

沈婉钧猛地抬头,正对上陈暮似笑非笑的目光。

她望着那方包裹,心跳陡然加快,耳畔又响起昨夜祭海时他掌心的温度。“无功不受禄。”

她强作镇定地推拒,可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布包上渗出的温润光泽吸引。

“打开看看?”陈暮屈指弹了弹布包,金属扣碰撞声清脆如铃。

沈婉钧犹豫着解开绸布,羊脂白玉坠在日光下泛着柔光,鸽血红宝石流转的妖冶光芒,让她想起昨夜礁石阵在月光下若隐若现的寒光。

当她摸到背面的瘦金体刻痕,突然想起曾在旧书摊上见过的《宣和画谱》,那字迹与眼前如出一辙。

“并蒂莲......”她轻声念出玉坠中央的纹饰,脸颊瞬间烧了起来。

陈暮却似浑然不觉,探身按下莲心的红宝石。

玉坠应声而开,簪花小楷的情诗映入眼帘,字句间缠绵之意呼之欲出。

沈婉钧慌乱后退,木椅在青石板上划出刺耳声响:“陈暮村长这是何意?”

“就当是给我家会计的辛苦费。”陈暮倚着木柱,海风掀起他衣角,露出腰间新配的银质鱼形哨子。

这一刻,陈暮说不出的帅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