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拨云见日(2/2)
大理寺刑狱牢室。
朱延屈腿坐在床角瞧着停落在铁窗外窄短窗沿上的灰羽雀儿,心下思绪万千。
灰羽白顶黄爪,像极了画眉鸟。
五月四日是自己要被问斩的日子,距今已然过去三天,自己没死。
“吱呀——”沉重牢门被缓缓推开,朱延转过头来,入目是一双官式皂靴,朱延目光逐渐上移,绿袍,墨冠,嵌金玉带。
面容清俊,姿胜雪松,正气凛然,正是公仪淏卿。
“朱大人。”公仪淏卿拱手施以一礼。
“公仪大人。”朱延理了理衣冠起身回礼。
“淏卿终不负朱大人所托,此案,已明。”公仪淏卿正身缓言,心下却生出几分愧欠,他不敢说昭清,那三百三十四位画师的下落至今还未寻到,声名也能未昭正……
“多谢大人让朱延多活了三日。”朱延眸色湿润,释然道。
“不只三日,往后余生,大人还有数十年光阴。”公仪淏卿纠正道。
“你说……什么?”朱延杵在原地,似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圣上竟然不杀他?这简直匪夷所思!
朱延心思急转,似想到了什么,心下生忧忙关切地看向公仪淏卿:“大人……”
公仪淏卿会意,温笑着摇了摇头:“淏卿亦安然。”
听公仪淏卿这么说,朱延一颗心方才跌回肚里。
自己不死,公仪大人也平安,圣怒如何平息?又如何能轻飘飘地放过此案?
“裘宾鸿死了,自戕身死。”公仪淏卿语气平静得似净潭一般,难生半分悠澜。
“什么?”朱延又是大骇,忙出口问道。
“裘宾鸿借以圣意诓骗于你,命你选送画师,实则圣上除了胤贞十年二月选送的那二百一十三名画师之外,再无降下旨意。”公仪淏卿慢慢解释。
“他……他岂敢?”朱延双目通红难以置信。
“他就敢。”公仪淏卿冷声回应:“不光如此,他还是虢国细作,多年来谨小慎微,蛰伏朝堂,为虢国搜刮我大圊军政民情。”
“虢国奸细……他……”朱延面色骤白,骇意四起,他记得裘宾鸿曾是圣武帝时期的进士,颇受恩惠,他为何会叛国啊?
“裘宾鸿畏罪自戕,圣上已然得知此案来龙去脉。”公仪淏卿将那封圣谕递给朱延:“请朱大人自行阅看。”
朱延接过圣谕一行行看过,看至最后,其眼尾骤红,面部肌肉直抖,抓着圣谕的手指也逐渐泛白。
经查,庐陵府衙长官朱延,在职期间,怠忽职守,以致民生凋敝、黎民罹难,严损朝廷法度。为肃清朝纲,以儆效尤,现依律着即革除朱延府衙长官一职,后将官印文书缴还吏部。
革职……朱延叹了口气,无限哀戚涌上心头。
只怕这一革职此后再无入仕可能。
朱延心下一时迷惘起来,偌大天地之间,他孤身一人,又该何去何从?
“朱大人。”公仪淏卿轻唤一声,眸色染上几分透亮清韵:“大人可曾后悔?”
闻言,朱延一怔,垂首不语,眸光愈发黯淡。
后悔吗?后悔没能早日识清裘宾鸿的真面目?还是后悔自己轻虑浅薄?
良久朱延决意沉声而言:“不悔。”朱延目光似霭悠悠道:“识人不清,庸碌无能是朱延之罪,但若重来一次,忽逢圣意,朱延还是会选送。”
公仪淏卿瞳眸一缩,面色骤冷:“大人何出此言?”
“为人臣子,承主恩泽,当效犬马之诚,守臣节于始终。承命唯谨,万死不辞。”朱延一副大义凛然模样。
“那那些无辜百姓呢?”公仪淏卿冷眼瞧着朱延。
“……”朱延眉心一跳,瞬时哑言而后强自辩解道:“我忠君有何错?”
“那在朱大人心中究竟是君贵民贱还是民贵君轻?”见朱延难答,公仪淏卿又言:“为尽忠君之心而添黎民之苦,这样的忠还是忠吗?忠于君主?忠于正统?忠于社稷?如何忠,忠于谁,大人可曾细思?”
“还请公仪大人不吝赐教,大人以何忠?”朱延大受震撼,忙虚心受教。
“淏卿不做忠臣,而择良臣。”
“良臣……良臣。”朱延反复品评着这句话。
“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故,淏卿忠于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