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 第384章 给钱都不要?这些人在想什么啊?

第384章 给钱都不要?这些人在想什么啊?(2/2)

目录

于海青就站在柜台前,正在翻看着手里的一本书籍。

书籍封面:《大秦律法》

时不时的抬头,这些老爷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但于海青并不在乎。

他完全可以选在高档一点的酒楼,但没必要。

于海青觉得,这帮人可不值得大秦花大钱宴请他们。

没有必要,给你根凳子就给我老实坐好就行了。

让你喝口茶都已经是我最后的仁慈。

另外,也有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好好看看底层的情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

也不指望这帮人会心生怜悯,只是为了等会举起屠刀的时候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借口罢了。

等待的时间中,于海青的面青突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富商满脸讨好般的谄媚笑容。

“我观您气宇轩昂,必定不凡,想必,您就是我们宁安县城新来的父母官,于大人对吧?”

孙良才拱了拱手,昨天虽然没能见到官府的人,但他连夜派人出去打听了一番,知道新来的县长是一个年轻人。

也从一些人的口中得知了一些相貌特征。

今天一来比对,立马就锁定了站在柜台前的于海青。

连忙上来打招呼。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像?

孙良才就觉得,活该自己赚钱。

“我是城东粮商孙良才,久闻于大人大名啊。”孙良才巴结着关系。

于海青抬起头,突然冷笑一声:“久闻?多久?”

孙良才一下子愣了片刻,多久?

嗯?这不就是一句客套话吗?

你这样问,谁知道该怎么回啊?

孙良才脑袋迅速转动,但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额……”

于海青摇了摇头,示意后面的小茶桌:“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回去坐好。”

“那个……哈哈,于大人挺幽默,不过我的确有一些事情想要为您,为官府分忧。”

听见孙良才得话,于海青合上了手中的《大秦律法》

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你说。”

“就是,我看官府在整个宁安县城的街道尽头都修建了一些木桩,我看了看,质量很不错啊,但估计价格不太便宜吧?”

“你的意思,是有更便宜的渠道?”于海青这回是真来兴趣了。

那些木桩,可是特意为在座的你们准备的啊。

秦皇陛下要求,不听话的,至少要挂他个十天半个月的,质量上就得好好把把关了。

所以用料的确是好木头,并不便宜。

但架不住有人想要分忧啊。

孙良才拍了拍胸脯:“那是当然,实不相瞒,小人在东边山林里有一片树林,那里的木材长势很好,特别结实!特别粗壮,比现在街头上的那种好多了。”

“官府想要的话,小人以最低价格卖给你们,小人也不求赚钱,毕竟是给于大人分忧嘛,而且,不仅仅是宁安县城,我那片树林规模不小,木材产量供给给周边城市也完全没有问题,这到时候对于于大人来说也是一桩功绩不是?”

孙良才舔着笑脸,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在木材上不赚钱没关系,但能结交上官府这条线,什么都值了。

木材能挣几个钱啊?垄断了粮食生意,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啊!

于海青看着眼前的孙良才,只觉得这真是个人才。

秦皇陛下曾经说过,这些黑心商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绝对的利益驱使者。

这些人,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

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律法。

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们甚至可以售卖能绞死自己的绳子。

这句话还真的一点都没错!

于海青内心冷笑,伸手拍了拍孙良才得肩膀:“好啊,好,我们大秦就需要你们这种能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利益的人。”

孙良才还以为于海青这是认同了自己,连忙谦虚笑道:“哪里哪里,国家还需要像于大人这样为国为民的人才好啊,我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民罢了。”

“呵,去坐吧,人差不多也到齐了,先说点重要的事情。”于海青说罢,转身走出了柜台。

孙良才也赶忙跟上去,随后在其他商人妒忌的目光之下坐在了小茶桌前。

这些商人们也看明白了,孙良才这家伙是有备而来的啊。

昨天还说着什么不用在乎新来的大秦,要大肆收购粮食之类的话语,结果今天就和官府的人攀上关系了?

搞半天你小子是说一套,做一套是吧?

一时间,孙良才遭受到了许多目光,但他浑然不惧,甚至还挺起了身板,眼神带着些许骄傲。

一群傻子,说什么就信什么,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可笑!

“既然宁安县城的诸多商贩们都到齐了,那我就自我介绍一下吧。”于海青站在所有人面前,扯了扯衣领,开口道:

“我姓于,叫于海青,宁安县城的新任县长。”

“今天召集你们过来召开这个商业会谈,有两个目的。”

“现如今的宁安县城已经改朝换代,这里不再是曾经的大梁,而是大秦帝国的领土,所以需要在这片土地上,你们要遵守的,是我大秦的律法,所以第一个目的便是为各位好好普及一下我大秦的商业法。”

“我们欢迎商人,也鼓励民众们通过经商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一切都得有章法,有规定,有章程,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你们得清楚。”

“别到时候触犯了我大秦律法,还不自知。”

于海青勾了勾手,立即就有士兵抱着一堆书籍走了进来,每一个商贩的面前都放了一本。

“这上面,详细写明了诸多法案,每一条的背后也注明了违反后,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大秦的律法是经过历史的验证,每一条都有着它存在的道理,你们每一个人拿回去好好研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到官府去问,有什么不合规,不合理的地方都得。都得整改。”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我们会对每一间商铺进行查验,如果有知法犯法的人,知错不改之人,那就别怪我们大秦无情了。”

这是第一件事情,但于海青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却出乎意料的强势。

且不容半点质疑。

于海青还记得,当初自己还是一个寒门读书人的时候,在秦州便听闻过秦皇陛下的传说。

那时候,秦皇陛下和商人谈判的时候更加强硬呢。

直接就把枪架在门口了,谁不同意,当场格杀。

那一天,酒楼的地板都被血给泡透了!

还有跟随着张扬等人在大秦推动改革的时候,也是如此。

干这一行,就要强硬,不然这些人就会认为官府软弱可欺。

没有给这些商贩们拒绝的权利。

于海青开始提及第二件事情。

“这第二件事,关系重大,现如今,宁安县城,甚至于整个秦北省内都在面临粮食减产的问题。”

“百姓们饭都吃不上了,天天都在饿死人。”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还有人在吃人血馒头?”

“囤积粮食,抬高价格,好从中大赚一笔?”

“甚至,大秦售卖给民众们的低价粮食你们也敢插手,派几个家丁去联系百姓们,哄骗这些人帮你们收购国家的低价粮?”

于海青的脸色已经彻底阴沉了下去。

声音带着难以压抑的怒意:

“你们是打算和我大秦掰掰手腕对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