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王凌在明末 > 第486章 南溟明珠迎圣驾

第486章 南溟明珠迎圣驾(1/2)

目录

时间回溯至光武帝在交趾布政使司首府升龙城召开那场震动天下的教育改革会议之后。

圣意既决,余波未息,光武帝并未过多停留。

庞大的皇家舰队劈开南中国海的万顷碧波,护送着帝国的中枢,航向大洋深处那颗璀璨的明珠——吕宋布政使司的首府,马尼拉。

时值光武八年六月(公元1686年),南海季风温润,天空湛蓝如洗。

当大明皇家海军旗舰“永昌号”巡洋舰那巍峨如海上堡垒的雄姿,伴随着十余艘威武的铁甲舰、护卫舰,缓缓驶入马尼拉湾那形同巨臂环抱的天然良港时,整个港口早已化作一片沸腾的海洋。

吕宋布政使、光武帝的五弟、瑞亲王王锦普,早已率领吕宋布政使司全体文武官员,盛装肃立于码头最尊贵的迎宾区。

为了这一刻,王锦普倾注了极大的心力。

整个马尼拉港区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所有船只让出主航道。

码头沿岸,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皆是身着笔挺新式军装、手持步枪、刺刀雪亮的吕宋卫戍部队士兵,肃立如林。

无数面象征大明帝国的日月龙旗和代表皇室的明黄龙旗,在港区上空猎猎招展,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

自发涌来的吕宋各族百姓,挤满了码头外围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穿着节日盛装,挥舞着小旗,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好奇,争相目睹天朝圣皇与瑞亲王殿下兄弟相会的盛况。

瑞亲王王锦普携吕宋布政使司主要官员:

·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陈元亮(原大明户部能吏,精于理财,协助王锦普治理吕宋经济)

·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苏禄·巴朗(吕宋本地大族苏禄家族领袖,精通华语及多门吕宋土语,负责民政及民族事务,深得王锦普信任)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张铁鹰(原北镇抚司干员,以铁面无私、明察秋毫着称,坐镇吕宋司法)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郑海蛟(原南洋水师悍将,王锦普心腹爱将,统领吕宋陆海驻军及卫戍部队)

·吕宋市舶提举司提举:林鸿业(南洋巨商出身,深谙海贸,掌管吕宋所有海关及对外贸易)

·马尼拉知府:何文渊(实干型官员,负责首府具体政务)

·南洋水师提督(常驻吕宋):施琅(威震南洋的海上名将,负责整个南洋海域防务及贸易航线安全)

王锦普立于众人之前。他生于永昌三年,今年刚好三十六岁。岁月洗去了当年初攻马尼拉时的青涩与锋芒,沉淀下的是久居上位、统御一方的沉稳与威仪。

一身亲王常服,金线绣蟒,玉带缠腰,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度雍容。只是那双望向渐行渐近的“永昌号”的眼中,除了应有的恭敬,更跳跃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孺慕之情——他已近八年未曾见到自己的皇兄了。

“永昌号”庞大的舰体稳稳靠上特制的皇家码头。

礼炮轰鸣二十一响,声震海天,港口内所有船只汽笛长鸣,岸上军乐队奏响雄浑的《皇明永乐颂》。在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舷梯缓缓放下。

首先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是身着明黄龙袍、头戴翼善冠的光武帝王锦繁。他步履沉稳,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繁华的港口和盛大的场面,帝王的威仪自然流露,令人心生敬畏。

紧随其后的是皇后乌兰图雅,她身着庄重华美的皇后凤袍,仪态万方,带着温和而雍容的微笑,向岸上的人群颔首致意。

接着是内阁首辅王紫涵,这位帝国宰辅身着仙鹤补子的一品绯袍,面容沉静,眼神深邃,打量着这片帝国南疆的富庶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