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遭遇战(一)(1/2)
“未判明敌对势力...袭击?”
当霍雷肖.多尔曼上校在他的“勇毅”号歼星舰之上接到来自海军司令部的紧急命令时,他的舰队距离脱离超空间倒计时已不到20分钟。
而他立刻意识到了事态之紧急。
不说别的,就说绕开正常流转程序直接走S波加密紧急通讯这一点,就说明了司令部的急切程度。而多尔曼敏锐的直觉让他也马上意识到司令部甚至最高统帅部那边多半对这个情报也是才刚刚掌握不久,否则的话,何以这么突然?
而这也就意味着,他和他的部队在进入战场之后将难以得到更多有效的情报支援。
针对寥寥无几的准备时间和当前的态势,这位在海军扩军之际受到索龙元帅赏识而拔擢至高位的少壮派指挥官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定下了“料敌从宽”的作战基调。
他准备全力出击。
当与未知实力又无法退避的敌人遭遇,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被动防御,而是集结自己最强力量主动出击,打出“最强一拳”。这是多尔曼本人一直信奉的战争理念。
作为首批形成战力的15个新战斗群之一,他的ST-143“勇毅”战斗群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兵员配置上都是当前第一秩序海军最新最好的档次,属于是齐装满员的“示范”级部队。
以他的旗舰帝国III级歼星舰“勇毅”号为核心,配属4艘维护者级重型巡洋舰、10艘骑枪级通用巡洋舰(在新的舰种分类标准确定后,546米的骑枪级被从“护卫舰”级别重新厘定为“巡洋舰”级)作为主要战力、12艘袭击者II级轻型护卫舰承担侦察、护航与防空任务,以及2艘由库存的戈赞蒂级改装而来的IGV-65电子侦察船作为舰队的“眼睛”。
什么?你问为什么不用之前出现过的控告者级?请前往泰坦星首府维尔卡米(Vale-Kai)中央区第三政府大街右转第二个路口处,财政部的审计们会很乐意告诉你原因的。
而当我们把镜头重新拉回“勇毅”战斗群,尽管时间紧迫,但早已处于二级战备状态的舰队还是在动员警报拉响的第一秒就开始了迅速的战斗准备。
根据旗舰指挥中心的命令部署,战斗群转入对舰作战配置,各舰搭载的星际战斗机部队(注释1)也做好了出击准备。考虑到汤谷集团的那些矿工们恐怕已经被送到地面上有一段时日,驻扎在勇毅号之上一个团的随舰冲锋队也被命令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投入登陆作战。
而就在霍雷肖.多尔曼上校做好了能做到的一切准备,与他麾下的战斗群在距离LV-989-1号卫星4.5光秒(约135万公里)处以战斗阵型气势汹汹扑出超空间时,见到的却是这样一幅景象。
LV-989气态巨行星的星环照耀之下,想象中埋伏已久准备将这片宙域化为己方舰队“坟场”的庞大敌军舰队并不见踪影,有的只是宇宙绝对的寂静。
但很快,多尔曼便发现,“坟场”并非不存在,只是“埋葬”的对象另有其人。
根据传感器扫描得到的信息显示,在卫星的同步轨道之上正飘荡着密集的航天器碎片,经过计算机比对可以发现,可以确定残骸中部分属于开拓部护航舰队中的旗舰“锻铁谷”号与另一艘同级战舰“考文垂”号。
“航空兵出动情况?”
“按照先前部署,10个TIE狩猎者中队与3个TIE轰炸机中队都已经按批次出动,正以搜索阵型向卫星轨道进发。”
“很好,所有舰船保持战斗阵型,护盾维持最大功率,武器系统待命。”多尔曼的命令简洁有力,他的目光紧盯着主战术屏上的全息影像,那些明亮的小三角代表着正向卫星轨道散开的TIE战机编队。
听到情报官的回报之后,多尔曼心下稍安,他对扫描结果并不意外,那些多余的残骸应该就是先前采矿舰队向后方发送的简报中提到的“非法走私团体”的民用飞船,而至于被击毁的开拓部战舰?
开拓部,全称“第一秩序外空间探索与开拓部”,这个伴随新秩序建立起来的新部门从来就不是外界一些传言所说的那样作为安置庞大退伍军人的“样子部门”。
相反,在当前第一秩序疆域内外超空间风暴普遍肆虐的态势之下,它的存在事关生存空间的扩张,也是第一秩序官方以政府影响力对由资本驱动的大量民间深空探索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渠道,地位非常重要。
这一点作为海军新锐派的多尔曼不可能不清楚。
然而......
虽然这些年来为了让这些一股脑被塞给开拓部的这些旧地球军战舰能够更好的“发挥余热”,海军联合科学部针对这些船舰都或多或少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升级,但大多都集中在超光速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部分武器系统之上。
针对防护性能...也就是护盾科技和装甲材料这方面的加强,着实有限。
多尔曼完全明白,现如今最高领袖以他们这些总数不足300万的“异乡人”征服地球人类文明而建立起来的这个“口袋帝国”尽管发展迅猛,但内部也绝没有整合到成为“铁板一块”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