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沐英来朝(1/2)
二人自谨身殿出发,行走至奉天殿外时,便在前方广场处见到了久违的沐英。
沐英和沐春一起,正被太监引着往奉天殿去。
沐英今年四十八,脸型方正、五官端正、下巴上还有些胡须,看起来坚毅沉稳、目若朗星。
“兄长!”朱标喊了一声儿。
沐英抬头,正看见朱标往这里走来,立刻明白朱标这是以天子之尊,亲自迎接他,顿时感到受宠若惊,连忙上前两步跪倒:“臣沐英,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沐春紧随其后。
“哈哈!”朱标上前去,拉起来沐英说道:“快快免礼,兄长。”
沐英在朱标的拉扯下起身,他面带惭愧,拱手说道:“臣多年未进京朝见,已是羞愧万分,怎敢劳陛下和太子亲迎!”
“见外了不是!”朱标拉着沐英,就往殿中走,说道:“殿内叙话,雄英啊,去把沐春叫起来,一起进殿!”
“谢陛下!”沐春也是站起身来,对着朱雄英一笑,跟在朱雄英身边。
“兄长!你我有多年未见了吧!”朱标坐在宝座之上,沐英坐在下方左手处,还给他们父子准备了桌案、瓜果点心。
沐英拱手说道:“陛下那年登基大典,臣从云南前来朝拜,如今已经快建文五年了!”
朱标点了点头,说道:“眨眼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家中可还安好?”
沐英笑着,从怀中掏出来了一本册子道:“托陛下鸿福,家中一切安好,臣此来,还想向陛下汇报云南这些年的治理情况,以及大小土司情况!”
朱雄英上前接过,递给了朱标,随后说道:“伯父,此事不急,不知道孤的信,你可看见了?”
沐英微微一笑,知道太子这是问自己要人呢,他示意沐春拿出来另外一个小册子,说道:“殿下放心,臣从云南土司、缅甸、南掌、安南、占婆等地,目前共搜罗人口应有两万余人!”
两万余人?这才过去多久,那可是云南啊!云南距离应天太远了,即便是现在大明到处搞基建,加上有蒸汽快船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二十多天到达。
一路上先从云南府出发,沿着水泥官道经过南宁、贵州、播州、最终到达重庆,随后顺着长江,乘着蒸汽小船走长江水路到达应天。
这段路目前是云南到应天最快的道路,沿途驿站十分齐全,大部分驿道都有水泥路,只有播州路段尚未修建。
因为播州目前还是宣慰司,也就是有土司,工程建设还在洽谈。这也是为什么朱雄英想要改土归流的原因了,不想让这些土司当钉子户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所以按时间来看的话,沐春刚到家没几天,就和沐英一起出发了,就这么短的时间内,沐英就给搞了两万人回来。
“殿下,这两万人目前还在云南境内,并未出发,就等殿下传令了!”
朱雄英是既高兴又钦佩,说道:“伯父,你应该看信之后没几天就出发了吧,怎么弄的这么快,我原本还以为西南不好弄人口呢!”
人口先对于每个国家,或者是部落来讲,都是重要的财富,因为,人口代表了生产力。
沐英笑道:“确实不好弄,这其中三成是我派人从周边地区换取、购买来的。还有两成是地方屯田劳力。剩余的就是一些俘虏了,麓川之战的俘虏,一直在云南进行耕田、筑城,目前昆仑奴盛行,加上有了许多机械,到不需要这么多人了,可以输送到内地,给朝廷出力!”
原来如此,朱雄英恍然大悟,不禁对沐英的办事能力更加赞赏。他接着问道:“伯父,这两万余人可都是青壮年劳力?”
沐英点点头,说道:“殿下放心,这两万余人大多是身强体壮的青壮年,其中还有不少是善于耕种的。他们到了内地,定能为朝廷增添不少助力。”
朱标在一旁也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哈哈,兄长,你这也是立了一功啊!大明目前到处都用人,今年刚刚成立了一个轨通部,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了,修建铁路耗费甚巨,需要大量的人力,太子急于求成,正天天发愁呢!”
沐英连忙起身,拱手说道:“陛下,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臣回去后,还可以多加协调,尽量的将更多的劳力送到内地。只是...”
“只是什么?”朱标扬了扬手,说道:“兄长但说无妨!”
“臣想问,这铁路什么时候能修到云南啊!”沐英是一定知道铁路的,他身为封疆大吏,更是明白铁路对于地方控制的意义,如果铁路可以直通云南,南疆将牢不可破。
朱雄英回答道:“伯父,此事应需要等两年了,一来大明目前没有多余的精力,二来,往西南修建铁路难度不小,需要多加策划!”
沐英点了点头,没有再在此事上纠结,铁路规划是国家战略,他也不好置喙太多。
朱雄英又问道:“伯父,这些人口输送到内地,路途遥远,不知可有妥善的安置方案?”
从云南往这边输送劳力可不简单,这是两万青壮啊,一不小心就会跑掉,需要好好的看管,另外就是,这些人一路上的吃食也不少,还需要带着粮食,才能确保不饿死。
而且这一路上,瘴气、湿气,疾病,饥饿,都会让人员减少,需要用妥善的办法。
“此事,我正向陛下和太子商议,殿下信中并未指明输送地点,所以这两万人目前还在云南。臣想着,这两万人先确定行进路线和目的地,沿路驿站地点、提前备好足额的粮食。”
“这样一来,便不必负重太多,一来可以加快行进速度,二来也可以防止哗变和逃走!”
这些劳力,每个人只携带了少数的口粮,不走到下个地点就会饿死,自然会配合。
他们四人一起,又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朱雄英是想将这两万人,交给工部,替换掉来自西域的俘虏。
因为,西域的俘虏可以在兰州附近,就开始修建铁路,不必南下给工部修水渠了,这两万人可以去更近的南部。
这样都耗费较少,效率快上许多。“兄长,你看,我们一聊就聊的久了,我们还是先吧这些事情放一放,随我去拜见父皇母后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