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大明宗室海外建藩条例》(1/2)
而且这可是一大片的土地了,足以让他们往下分封两代。这样一片区域,若是有和秦王一样的权利,那他们在封地将会有多滋润,简直是想想都很美好,这不比在内地当藩王好多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啊!
想到这里,这些藩王心中没有半分不满,而且心中还多多少少有些愧疚,朝廷如此的为他们着想,许给了他们这么多的好处,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接下来的时间,相亲相爱朱家人在谨身殿,就关于首批海外建藩的相关注意事项,展开了深入持久的讨论。
首先就跟他们明确了,天下间只有一个大明,谁要是敢搞任何形式的独立,不仅要收回封地,还要抓回京城问罪,周边藩王也要受到处罚,情节严重者,剥夺朱家宗族身份,贬为平民。
还有就是,藩王封地之中,一样会派遣官员进行管理,他们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取藩王封地的那一成赋税,但藩王自己收多少税,随意。当然朝廷也会出具各种各样的免税政策。
规定了大明藩王的义务,比如说,保障海外大明百姓的利益,不得随意杀害、抢夺大明百姓。再比如说,守护自己的封地,确保封地周边的航线的安全。
他们可以经商,扩军、等多项权利。
总的来说,只要他们不触碰禁忌,不搞分裂,不搞造反,保护好大明的百姓,那他们的日子将会过得很滋润。
这已经是不可能在退步的底线了,这些藩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朱雄英知道,尽管是给了藩王这么优越的条件,但以后这些藩王,还是可能会出现不满足的。
但至少现在,这些藩王全部都欢天喜地,感恩戴德,这些细节上的问题,朱家人商讨到了深夜,就连晚膳都是一家人一起吃的。
就这样,大明第一份,《大明宗室海外建藩条例》正式问世。
这份条例的问世,标志着大明海权时代的开启,往后数代藩王的就藩建国问题,都是依照这份条例,来进行操作。
第二天,一早,五位藩王穿戴整齐,站在文武百官的最前列,参加朝会。
今日朝会,颁布的第一条圣旨,就是《大明宗室海外建藩条例》正式生效。
八部官员虽然没有参与最终的条例讨论之中,但是在前期策划阶段,都建言献策了,提出了不少的建议,比如,除了赋税外,藩王每年需要向大明进贡,在正旦大朝会上,派出代表称臣。
藩王世子需要持续在大明接受学习。以及二代藩王的分封和继承问题。第一代藩王百年之后,世子继承藩国,此藩王的其他儿子,可以再选择其他的地方建立藩国,新藩王和朝廷都要给予支持,只是藩国的面积要小很多。
总之,这其中涉及了大量复杂的事情,表现的好,大明朝廷可以酌情增加他的封地。但这些封地,都是大明皇帝赐予他们的,这些都是大明的土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