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阴阳典当 > 第51章 残躯与窥视之书

第51章 残躯与窥视之书(2/2)

目录

更令林风惊讶的是,当这股乳白色光芒与他体内那丝微弱的血脉悸动相遇时,竟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这种共鸣就像是母亲在呼唤远方的游子,带着一种深深的安抚和滋养的意味,让林风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就在林风还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觉中时,更让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本泛黄的账簿,在没有任何人翻动的情况下,竟然自行轻轻地、温柔地掀开了一页。

而这一页,并非空白,也并非记录着任何复杂的契约符文,而是一片洁白如雪的纸张,上面用一种他熟悉无比的、苍劲而温柔的毛笔字,写着一行简短的话语:

“心火不灭,灰烬重生。——林正阳”

这行字,每一笔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却又显得如此自然流畅,仿佛书写者在书写时毫无犹豫,一气呵成。而那字体,正是林风再熟悉不过的爷爷的字迹!

爷爷的字迹!绝对是爷爷的字迹!林风的心跳骤然加快,他瞪大了眼睛,凝视着这行字,仿佛能透过那纸面,看到爷爷在书写时的模样。

这句话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的力量,透过那乳白色的光芒和血脉的共鸣,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坚定地流入林风几乎冻僵、碎裂的意识深处。

林风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这股暖流迅速蔓延至全身,驱散了他身体里的寒意和绝望。他的意识逐渐清晰起来,原本模糊的思绪也变得明朗。

“心火不灭,灰烬重生……”林风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信念。他突然明白了爷爷想要告诉他的是什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心中的火焰不熄灭,就一定能够从灰烬中重生,重新站起来。

不是庞大的能量注入,而是一种……唤醒?一种对生命本源最深处某种潜力的激发?

在这股柔和力量的滋养和呼唤下,林风感觉自己那如同死灰般的身体最深处,一点点极其微弱的、却纯粹属于他自身的、带着微弱暖意的能量,竟然开始被艰难地唤醒、凝聚!

这能量是如此微弱,仿佛风中残烛,却真实不虚!它沿着那些被源质锈蚀改造过、此刻却一片死寂的经脉,极其缓慢地流淌,所过之处,带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和极其细微的……修复感?

就在这时,他怀中的账簿突然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原本散发着乳白色光芒的账簿,此时光芒微微闪烁了一下,就像是被什么力量触动了一般。紧接着,书页上的字迹像是失去了支撑一样,逐渐隐去,仿佛这些字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量。

而账簿封面上原本闪耀着暗金色光芒的纹路,此刻也再次变得黯淡无光,仿佛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然而,尽管账簿的光芒和字迹都消失了,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已经产生。

林风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终于有了一点点反应——虽然这只是极其微小的一点点,但对于此刻的他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艰难地操控着那丝微弱的新生能量,同时配合着一点点重新凝聚起来的气力,试图抬起头来,看向更远的地方。

他不禁心生疑虑,清道夫是否真的已经离开?这里是否还隐藏着其他的危险?

尽管身体剧痛难忍、虚弱不堪,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艰难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突然,一个被他之前忽略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体周围,尤其是之前能量爆发和异化最为严重的区域。在那冰冷坚硬的基座地面上,竟然残留着一些极其细微的划痕!

这些划痕就像是用极尖细的刻刀留下的一般,它们非常浅,几乎与基座本身的纹路融为一体,若不仔细观察,根本难以察觉。

这些线条所构成的,并非普通的文字,而是一种极其简洁、却透着某种冷冽机械美感的几何图案。

这种图案的线条流畅而简洁,没有丝毫冗余,每一条线都恰到好处地落在应该的位置上,仿佛是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的。然而,正是这种简洁,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冷冽,仿佛这些线条是由冰冷的机器绘制而成,毫无情感可言。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图案与他之前见过的任何契约符文、任何已知文明的符号都截然不同!它既不是传统的魔法符文,也不是常见的科技符号,反而隐隐透着一种与那些清道夫装备风格相似的、冰冷的科技感。

这到底是谁留下的?是清道夫吗?他们在离开之前,是否偷偷留下了这个标记?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标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了后续的追踪吗?还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监视装置?

林风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猜测,寒意也随之再次爬上他的心头,比之前的酷寒更加刺骨。

他突然想起清道夫离开时那充满深意和审视意味的眼神,还有那道毫无征兆的“命令”——“保持观察”。这四个字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让他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

难道……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观察”方式吗?一种让他感到莫名恐惧的方式?

正当他心中的警钟疯狂敲响时,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金属小零件落地的声音,从他侧后方不远处的一堆扭曲金属废墟的阴影里传来。

这声音虽然很轻,但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却显得格外清晰,就像一道闪电划破黑夜,让林风的身体瞬间僵硬,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他拼命抑制住呼吸,用尽刚刚恢复的那点微薄力气,控制着眼球,极其缓慢地、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地,转向声音来源的方向。

阴影之中,一点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红色光点,如同蛰伏的毒蛇之眼,无声地亮起了一下,又迅速熄灭。

紧接着,一个只有指甲盖大小、通体漆黑、造型如同机械甲虫般的微小造物,悄无声息地从阴影中爬了出来。

它灵活地攀上一根突出的金属断刺,调整着方向,头部那冰冷的微型传感器,精准地对准了刚刚因为察觉到图案而情绪产生细微波动的林风。

冰冷的、被窥视的感觉,如同毒蛇般缠绕上林风的脖颈。

它们没走!它们一直都在!所谓的“撤离”,只是一个假象!他们留下了这些东西,如同留下了一双双冰冷的眼睛,在黑暗中,持续地、沉默地……

观察着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