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萧规曹随(2/2)
孙伯端上奏,明日辰时,阳气充沛,宜搬家、入宅、安床。
高楷准奏,正式下旨,于正月十二日,迁居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南临渭水之滨。
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地势高亢,又称龙首原,横亘六十里。相传,整座大明宫,恰好建在龙脉之首上。
因此疏阔爽朗,比太极宫、兴庆宫,更宜居住。
一转眼,来到良辰吉日。
这一日,高楷率领前朝后宫,一行人出太极宫,经玄德门,浩浩荡荡抵达大明宫正南门——丹凤门外。
放眼望去,门楼高耸、气势恢宏。
宇文凯介绍道:“丹凤门足有五个门道,正对光宅、翊善二坊,门前御街宽达一百七十六米,超越朱雀大街。”
群臣咋舌不已,朱雀大街已是宽阔无比,没想到,这丹凤门大街,竟更胜一筹。
高楷策马,踏上御街,过丹凤门,经左、右金吾仗院,跨越金水桥,迎面却是一座广场。
这广场纵深六百三十米,四四方方,尽头处,一座巍峨大殿映入眼帘。
高楷笑问:“这便是大明宫主殿——含元殿?”
“正是!”宇文凯颔首,“含元殿和丹凤门一起,构成大明宫外朝,和太极宫承天门一样。”
“前朝皇帝,每逢元正、冬至,便临此殿听政朝议,抑或举行重大庆典。”
一行人边说边走,听他一一介绍。
“陛下请看,含元殿面阔十一间,加上副阶为十三间;进深四间,加副阶为六间。”
“东南、西南两个方位,有三出阙翔鸾阁、栖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呈凹字形。”
殿前两侧,阶梯、斜坡相间,如龙垂尾,称为龙尾道,供百官上下朝时行走。
“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崔皓赞道,“前人描绘之景,至今历历在目,毫无虚言。”
此时此刻,众人站在含元殿前,抬头仰望,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这座大明宫主殿,光殿基便高达四十余尺,再加上殿身、殿顶,其高度可想而知。
在这四面空旷的广场上,犹如一座高山矗立,飞檐斗拱、虎踞龙盘,让人望而生畏,震撼得无以复加。
即便高楷看过后世众多高楼大厦,也觉叹为观止。
“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颠而崪云末。”王景略赞叹道,“古人诚不欺我!”
封长卿附和:“仰观玉座,若在霄汉。倚栏下视,南山如在掌中。”
“这含元殿,着实巍峨壮观。”
在他看来,洛阳紫微城正殿,也不过如此。
高楷神色玩味:“《周易》有云,含弘光大、元亨利贞,扩万象以为尊。”
“这含元二字,莫非出自此处?”
宇文凯点头:“正是!”
“整座大明宫,以含元殿最为高大宏伟。”
当初建造之时,耗费海量人力物力,仅仅木材,便千里迢迢,从江南诸道深山老林之中,精挑细选运来,可谓择一干于千木,非荆扬之材不选。
为了砍伐这些巨木,操斧者多达万人,朝泛江汉、夕出河渭,不知征发多少纤夫,方才运到长安,拥栋为山。
站在殿前仰望,只觉皇权至高无上,人却无比渺小,这不光是建筑奇观,更是心灵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