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定鼎之功,皇太极(1/2)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后金政权的建立者之一。】
【他继承了其父努尔哈赤的开国基业,并通过一系列文治武功,将其发展成为一个足以挑战并最终取代明朝的强大政权。】
“就是这个人击败我大明的?”
明成祖朱棣眯起眼睛,死死地盯着天幕,蕴含着怒气说道。
他在之前就听天幕说过皇太极入关的事情,一直在等着呢!
他倒要看看,这皇太极到底有何能耐!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也就是1592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其生母是努尔哈赤非常宠爱的叶赫那拉·孟古哲哲,她是叶赫部贝勒杨吉努的女儿,身份高贵,这使得皇太极在诸子中地位显赫。】
【“皇太极”这个名字在满语中写作“HongTaiji”,关于其含义,有“贵族”、“黄台吉”等说法,后来在汉文文献中常被尊称为“皇太子”,音译为“皇太极”。】
【他从小聪明过人,精通满、汉双语,熟读汉族经典史书,文武双全。】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年轻的皇太极就随父出征,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成为努尔哈赤的重要助手,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并列为“四大贝勒”之一。】
【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击败,身负重伤,不久病逝。】
【由于努尔哈赤生前未明确指定继承人,后金陷入权力真空。在代善等人的推举下,皇太极凭借其才能和威望,成功继任后金大汗,年号天聪。】
“朕悔不该杀袁督师啊!”
“若是袁崇焕不死,后金难以入关!”
崇祯皇帝朱由检面色惨白,叹息着说道。
此刻,他是真的后悔了!
不过现在还来得及,吴三桂受到天幕影响已经归顺朝廷,大明还有机会!
【即位之初,皇太极并非大权独揽,而是与其他三位大贝勒“南面共坐”共同理政。】
【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逐步削除其他贝勒的势力。】
【他借故幽禁了二贝勒阿敏,打击并革去了三贝勒莽古尔泰的大贝勒爵位。】
【与大贝勒代善维持了良好关系,最终实现了“南面独坐”,强化了汗权。】
【皇太极深知,要成就大业,必须建立一个稳固的国家机器,他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
【1631年,他仿照明朝制度,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国家事务由八旗共管转向专业化、中央化的官僚管理。】
【他还设立都察院以监察百官,设立理藩院专门处理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显示出其超越辽东的天下视野。】
【他打破民族界限,大量招降和重用范文程、鲍承先等汉族知识分子,并举行科举考试,从汉人奴隶中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他将归附的汉军和蒙古军队编成独立的八旗,与满洲八旗并行,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力量,并促进了民族融合。】
【1635年),他下令废除“诸申”(女真)的旧称,正式定族名为“满洲”,标志着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虽然努尔哈赤是清太祖,但是看来清朝还是由皇太极建立而成的。”
秦始皇嬴政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努尔哈赤时期,后金还属于部落形态,远远达不到能建立国家的地步。
归根到底,清朝的基础还是皇太极一手缔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