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 第258章 亡国之君,陈叔宝

第258章 亡国之君,陈叔宝(2/2)

目录

“隋朝追赠大将军,封长城县公,谥号“炀”,后世隋炀帝亦用此谥,含贬义。”

“噗嗤!”

“又一个安乐公!”

司马昭看到这里,没绷住,直接笑出声。

他原本以为刘禅这种奇葩千古难有,结果后世还出了一个陈叔宝!

“陈叔宝是宫体诗代表作家,诗风绮丽柔靡,如《玉树后庭花》:“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他主持编订《玉台新咏》(徐陵执笔),收录汉至梁的言情诗,是《诗经》《楚辞》后第三部诗歌总集,保存了大量乐府民歌。”

“此外,陈叔宝还精通音律,组建宫廷乐团,创制新曲,但作品多被斥为“亡国之音”。”

“哼!”

“光有才华却没有能力有什么用?”

明太祖朱元璋冷哼一声,不屑一顾地说道。

陈叔宝、李煜、赵佶这几个人,空有才华,却是实打实的亡国昏君!

倒不如自己这样没文化的泥腿子!

“后世常以他作为“昏君”的象征,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隋宫》:“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还得是我大唐的诗人!”

唐太宗李世民笑了,击掌赞叹道。

虽然大多数诗人都是借古喻今,来讽刺当朝皇帝。

但是,李世民不介意,他很喜欢!

“陈叔宝虽非暴虐之君,但软弱昏聩、纵情声色,导致国力衰微,终致亡国。”

“其文学成就与政治失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个人才华与治国责任的割裂。”

“陈叔宝与蜀汉刘禅并称“昏庸君主”典型,但刘禅被解读为“大智若愚”,陈叔宝则定性为“沉溺享乐”。”

“岂有此理!”

“天幕凭什么将陈叔宝和朕相比?”

刘禅看到这里,顿时不服气了,指着天幕愤怒地说道。

他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也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只是运气不好成了亡国之君罢了!

“陈朝灭亡标志着南朝终结,隋朝完成大一统,开启隋唐盛世。”

“陈叔宝的太子陈胤等30余子,在陈亡后迁居关中,部分子孙在唐朝任官,陈后主之弟陈叔达为唐初宰相。”

“陈叔宝的妹妹陈婤为隋炀帝妃嫔,另一妹嫁贺若弼之子。”

“自古以来,贵族世袭罔替,就算亡国,后人也不是平民百姓能够相比的!”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天幕,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是几千年以来的规律,也是默认的规则。

“陈叔宝的悲剧在于,乱世中继承帝位,却无治国之才,更无担当之志。”

“他的文学才华被享乐主义吞噬,最终使陈朝成为南朝门阀政治腐朽的“陪葬品”。”

“其生平警示后人:权力与责任不可分割,沉溺私欲终致倾覆。”

“南朝盘点完毕,我们开始盘点北朝!”

“终于要开始盘点北朝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搓了搓手,满怀期待地说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