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123、师徒辩经(下)

123、师徒辩经(下)(2/2)

目录

这次他明显谨慎很多,思索后说道:“《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车同轨'非言车辙,乃喻礼乐法度一统!”

“周公制礼时未行秦制,然《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非王道一统之先声?圣贤立言在明天理,岂囿考工记!”

这就是以微言大义的角度,来压制崔岘的考据。

若是在现代,这就是胡扯。

可这是在古代,礼法大于天呐!

这番话,让吴夫子、裴崇青、崔仲渊、崔伯山等人,又找回了崩溃的道心。

听我说,谢谢你!

还好有你,让我确定《中庸》是真滴!

但崔岘只用一句话反问,便让他们齐齐再次道心破碎:“若'车同轨'仅为象征,何以《中庸》紧接'非天子不制度'?”

轰!

此话,让诸位读书人如五雷轰顶,呆愣当场。

尤其是吴夫子,裴崇青两位年长的读书人,震撼的看向崔岘,只觉得头皮发麻。

九岁,此子才九岁啊!

为何竟然能问出这般振聋发聩的问题!

他俩甚至都不敢再听下去了。

好怕道心当场破碎!

东莱先生也愣愣看向小徒弟,满心震撼。

老先生不知道,自己的徒弟拥有一个现代的灵魂。

所以,他是真的被崔岘这种思维模式给震撼到了。

此前高台辩经上千场,他都没有经历过这种超前、又犀利的辩经质问!

好在。

东莱先生经验堪称无敌,他稳住心神,道:“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孟子》言:定于一,荀子云:一天下。岂待秦政方悟?”

“置'车同轨'于'非天子不制度'后,正显圣人立法垂宪之思:政令可因时而变,然'致中和,天地位焉'之道永恒!”

只能说,不愧是大梁王朝当代文坛领袖,士林第一名儒。

他竟然还掌握伦理实践思维!

而这番话,上升到的高度,已经到了无可辩驳的地步。

当然其实崔岘是可以辩驳的。

但那是作为现代人的思维,但凡说出来,赢是能赢,可那就是大不敬啊!

因此。

思索良久后,崔岘朝着东莱先生一鞠躬:“学生受教。”

这便是认输的意思。

东莱先生笑眯眯颔首,尽显师长风范。

可心中却在大声咆哮:我的徒弟怎么能优秀的这般可怕!以这样的情况来看,我假以时日,该不会天天输给徒弟吧?

老天!

你究竟是什么级别的妖孽啊!

为师压力好大!

要不然……以后我也每天继续学习吧!不然到时候输给徒弟,该多丢脸呐!

有些人看似表面笑呵呵,其实背地里已经开始哭了。

裴老夫人、高千户等家长,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大概了解到,岘哥儿真的很厉害。

再加上有东莱先生这个大儒在。

所以让裴坚、高奇等人从裴氏族学退学,来到崔家学习,应该是个好事儿。

但对于吴夫子、裴崇青等懂行的读书人来说,这场辩论,简直就是顶级震撼!

道心在破碎、和缝补的边缘,极限拉扯。

不是他们没见过世面。

而是刚才那场看似简单的辩论,纵观整个大梁王朝,都找不出同等水平的了!

东莱先生毕竟是文坛领袖,实力强横理所当然。

可岘哥儿才九岁啊!

这合理吗?

等四五年后,到开封辩经的时候,那些人,真的不会被岘哥儿给虐到崩溃吗?

有那么一瞬间,吴夫子甚至觉得,自己听完这一场辩经,产生了很多朦胧的明悟。

那是思想,和思维模式的升华!

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打开四书五经?

学到了!

要不是还得去裴氏族学授课,吴夫子都恨不得自己也在崔家上课学习了!

每日听这种级别的辩经,就算是只猪,也能有所感悟啊!

而裴崇青老爷子,则是在听完崔岘、东莱先生这场辩论后,彻底激动了,服气了,振奋了!

他看着崔家满院子的振奋标语,找到崔岘,期期艾艾问道:“岘哥儿,祖父能不能跟着你们一起上课啊!祖父有种直觉,若是听几年你和东莱先生辩经,说不定,也能中进士。”

“祖父才50岁,也正是拼搏的好年纪呢!”

听闻这话的裴坚:???

我要跟我祖父做同窗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