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历劫仙人35(2/2)
他曾经想过外面传的那些流言,也许是府里的姨娘们,是外面的同窗们,又或者是府上有想要报复他的下人,甚至对他的亲娘,他都曾经有过那么一瞬间的怀疑。
但从未想过自小一起长大的表妹。
自从被下人绑来这里,又看到在廊下同样被捆绑的绿桑。哪怕是没人同她说上一句话,周蓉也知道东窗事发,如今已是无法辩驳。
所以在听到韩川这句话中带着恨,原本对长安充满愤恨的表情,此刻也顾不上了。
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韩川身上。
周蓉哭喊着说道:“表哥,我只是想嫁给你,我也不想伤害你的。”
“我是想错了才会这么做的,其实我已经后悔了。”
“外祖母她只看重那些名门贵女,根本看不上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会想出这样的主意。我只是想着如果你能……”
此番说辞,声泪涕下。
但韩川只觉得心冷到了极点。
看着双拳紧握,连手背的青筋都隐隐凸起的韩川,长安将口中的点心咽下,转而拿起茶盏,轻饮一口。
就在刚才,墨夏带人去请周蓉过来,本不用捆绑。
周蓉却不识好歹,执意待在竹寿院的闺房里不肯出来。那些强行带她出来的婆子们,也只是捆住她的双手而已。
所以,此时被仆妇松开钳制的周蓉在说话间,已经走到了韩川面前。
正用被捆住的双手指尖拉扯着韩川的袖子,像是抓住浮木一般,月白色的布料被她攥得发皱。
“只要外祖母答应了你我的婚事,我会让人去澄清的。你还是你,你相信我。”
周蓉原本眼睛亮的惊人,却在韩川毫不犹豫后退一步,把袖口从她手中扯出后,眼神立刻黯淡下来。
流言如虎。
哪里能澄清如初?
只此事到底不是全然不可挽回,念着多年情谊。
韩川不再看周蓉,声音比方才缓了些,“娘,把表妹送回周家吧。”
听到要被送回去的周蓉彻底慌了,嘶喊道:“我不要回去,表哥你不能这么做!外祖母不会同意的。”
周家的人落魄又贪财,她长在韩府,就是韩府的人。
“两人都交由你来惩戒。”
韩川想要怎么做,长安并没有异议。
反正她的名声是好得很。
又提醒了句,“只是你先把供词全部看完,再做决定吧。”
希望等韩川看到第二页纸,发现是他所盼着的功名是被周蓉毁于一旦时,还能作出如此决定。
几个知情的丫鬟看在夫人的提醒下,公子总算要继续把攥成一团的纸继续看下去,面上是藏不住的同情。
“周蓉!蛇蝎心肠,寡廉鲜耻!”
刚才积压的惊怒与委屈一同胸中炸开,他将供词扬在周蓉面前,而后直接上前就是一脚将她踹翻在地。
周蓉下意识抬眼,撞进韩川淬了冰的目光里,浑身一颤。
“表哥。”
在地上抓住一张纸看了起来,她的瞳孔猛然一缩。
没想到绿桑连这个都交代出来。
纸张飘落在地,周蓉匍匐到韩川脚下,想要抓住他的衣袍,却再次被一脚踢开。
“表哥,你听我说,我真的只是想要能够得上你,我没有想要一直给你下药的。下次,下次我不会这么做的。”
韩川听后,深吸一口气,胸口剧烈起伏,读书人惯有的温文尔雅碎得彻底。
“我是万万没想到两次,两次都是被你下药,口口声声说倾慕于我,却行此卑劣之事,真是耻于与你为兄妹。”
没说出半个粗字,字字句句都往周蓉最在意的地方扎。
“娘,把周蓉和绿桑都送官查办吧。”
这次,韩川的语气再无半分犹豫,甚至带了几分后怕的决绝。
长安点了点头:“就依你说的做。”
比起送回周家,送官本就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依着周蓉所为,起码得监禁几年,她的一生都毁了。
“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太想嫁给你了。”
韩川却连眼皮都没抬,只朝刚才钳制周蓉的婆子们挥了挥手,“拖下去,等官差来。”
“外祖母不会同意,你们快放开我。”
周蓉的刚想再嘶喊,就被机灵的婆子给重新堵住了嘴。
戏已唱完,长安走到韩川身侧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如此,你的名声应当是无碍了。只是未免旁人说你连表亲都容不得,还是以你祖母的名义去报官吧。”
起码韩川日后入朝为官,不会因此被攻讦。
说完,长安就准备先去看韩青梧如何。再就是安排其他的事情,忙得很。
府上两位身体这样,丧仪等都得先交代下去。
“娘说的极是,儿子明白。”
韩川还想多说什么,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混着丫鬟婆子慌乱的惊喊。
他还以为是周蓉,或者是绿桑闹出什么事情来,但看着跌跌撞撞跑进来的随文,心下紧张起来。
随文脸上血色尽褪,发髻都跑散了几缕,进门就“噗通”一声跪下。
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夫人,公子,老爷不好了。”
哪怕心中有所料想,但韩川还是对随文问道:“不好,是什么意思?”
“老爷,归天了。”
韩川脸上最后一点血色也消失了,只剩下全然的惊惶,连方才对周蓉的恨意都被冲得无影无踪。
在随文进来时,长安就听小七报出韩青梧卒的消息,没等韩川对随文发问,直接抬步朝着正房走去。
屋内的丫鬟小厮全都跪地抹泪。
长安隔着半尺远站定,刚亲眼确定人是真的死了,韩川就哭喊着闯了进来。
人死债消。
同样,韩川对这几年的韩青梧的反复无常,也少了几分不满。
对韩川是真的悲戚,还是如何,长安是无觉无感,只先走出这间屋子。
在对下人吩咐完要准备的东西后,长安扫视一周等着她继续说下去的下人。
“先瞒着老夫人那里,另外谁要是在这等事情上出了纰漏,仔细自己的差事。”
这话一出,原本有些散乱的下人顿时收敛了悲戚,纷纷应着“是”,各自忙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