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做老大30(2/2)
死了一个何举渊,以先前长安在鹤城的所为,她可操纵的余地就变得多了起来。
何举霄下达命令后,便一直紧握着长安所给的千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突厥大王子所在的位置。
当她亲眼看到突厥大王子和二哥相继倒下的瞬间,面色显露难过。
但这丝难过转瞬即逝,看到敌军最中心的位置已经混乱起来,她立刻回过神来,朝着身后的人高声吩咐道:“突厥大王子已死,进攻!”
而后长安所率领的人策马疾驰,朝着敌军猛冲过去。士兵们的手中利刃朝着突厥人挥舞,同时口中高喊着:“突厥大王子已死!”
喊声震天,突厥的军队彻底乱了起来。
——
比大胜的战报早一日送到御前的是一封写给张将军的信。
张将军,也就是颖王妃的父亲。
他此时正坐在书房里,面色凝重地看着手中的信件。
张伯鹤原本正在挨训,可自从张管事将这封信送来书房后,他爹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不由得焦急起来。
“爹,这封信是怎么回事啊?”
他实在是想不到家里面谁犯的事还能比他还大,惹得他爹这么生气。
没等来回答,张伯鹤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爹,您倒是说句话啊!这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张父终于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向来鲁莽的大儿子,声音沙哑的说道:“这封信的内容,你不必知道。”
说完,他便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那信纸在火焰中逐渐化为灰烬。
张伯鹤见状,心中虽然不解,但也不敢再多问。既然父亲不想让自己知道信中的内容,那肯定有他的道理。
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发生这等大事,张父也顾不得继续训斥大儿子,吩咐道:“伯鹤,去将仲鲤叫来。”
“爹,我这就是去。”
而后张伯鹤立刻转身出了书房,亲自去叫正在读书的二弟张仲鲤过来。
张父看着大儿子跑出去的背影,对比信上所写的内容后,他觉得大儿也顺眼很多。
伯鹤虽然是鲁莽,惹是生非多了些,但起码还懂得听从自己的吩咐,也算是明事理。
张仲鲤来到书房后,见父亲面色凝重,明白这是有大事发生。
“爹,您找我有什么事?”
等他听完那封信的内容后,表情更为的严肃起来。张仲鲤是万万想不到突厥趁火打劫攻打边境之举里面还有他姐夫的“功劳”。
这可是通敌叛国的事。
哪怕守将抵挡住了那些突厥人攻打进来。
现在张仲鲤是万分庆幸被调到边境的是沈长安,而非他爹,这才躲过了抄家灭族之罪。
但张家与颖王牵扯的太深了。
“爹,既然此事先前并未随军报传来,说不定能遮掩住?皇上应当也不会将此事公布于众。”
只要朝堂上的人不知晓,那对张家、姐姐都好。
张仲鲤甚至是希望颖王能死在边关,起码他们这些跟随颖王的人家能够捏造出他是为国而亡,再不济也能利用皇上的丧子之心而将偷盗布防图之事给彻底抹去。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陷入被动,怎么做都是错。
“公主在鹤城因为颖王偷盗布防图一事而围困其私宅,连姐姐都没有收到消息,可爹却先收到了这样的信。”
说到这里,张仲鲤看向张父,似是在询问。
他是知道父亲只是安插了两个护卫在颖王身边,但姐姐可不仅仅是如此简单。先前那外室是韩王探子的事情就足以让姐姐警醒。
张父脸色凝重的说道:“你是说如果只有我们张家的人能够将消息传递回京,便意味着是公主在有意向我们示好?。”
张仲鲤分析道:“爹,沈长安和钱合等人绝对不会对皇上隐瞒颖王偷盗布防图的事情。即便皇上因为颖王的所作所为而感到耻辱,不愿意将此事公之于众,但颖王也是不废而废了。所以若真如我所想这般,那不如向公主靠拢。”
如今,尽管太子之位已然尘埃落定,但有战功赫赫的晋王在,日后登基的是谁也属实是不好说。
张父回想起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不禁忧心忡忡,他点头应道:“为父现在就想着成儿能够顺利承袭颖王的爵位,张家安安稳稳的就好。”
要是他这女婿死在边关就好了。
这样一来,便不会有如此多的烦心事缠身了。
在张仲鲤看来,相较于处处拖后腿的颖王,张家暗中襄助公主反倒更为妥当。同公主在朝堂上心照不宣总比以往为颖王摇旗呐喊要来的好。
两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将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都商讨出应对之策。
最后,张父嘱咐道:“你现在就去颖王府将这事说与莺儿听,让她时刻注意京城的风向。若此事当真传扬出来,那她得马上进宫去脱簪谢罪。”
“爹,我明白。”
张府和颖王府都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这一日并未有事发生。
第二天早朝。大臣们身着朝服,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
张父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表面上看似神情专注地聆听着其他大臣的奏报,但实际上他的心思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
惦记着昨日派出去探查消息的人,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
“边关急报!”
这突如其来的喊声,让朝堂上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大殿太监不敢怠慢,连忙小跑上前,从御林军手中接过那封加急文书。经过仔细检查后,才将文书呈交给了皇上。
一时间,满朝文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皇上身上。
张父也不例外,心头一颤后,他抬起头紧盯着皇上,想要从皇上的神情中捕捉到一些端倪。只见皇上的脸色先是露出了大喜之色,既而大悲,其中还掺杂着愤恨。
他意识到这份急报恐怕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暗暗做好了随时跪地不起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