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安全锁(2/2)
而就在这冰天雪地之中,铁棺的正前方,一队希斯顿帝国的士兵如同雕塑般挺立着。
他们穿着厚重的冬季作战服,呼出的白气在帽檐和眉梢结成了白霜,脸颊被冻得通红,但身姿依旧挺拔,眼神锐利地警戒着四周。
他们是跟随使团而来的护卫,在洛林等希斯顿贵族们于宫内享受盛宴时,他们忠诚地守护着帝国最重要的资产。
看到洛林和唐吉诃德推着餐车走来,士兵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严格的纪律让他们依旧保持立正姿态。
唐吉诃德停下餐车,朗声笑道:“兄弟们!辛苦了!”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显得格外洪亮。
洛林也走上前,看着这些在寒风中坚守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敬意。
他上前拍了拍离他最近的一名士兵结着冰碴的肩膀,语气亲切地说:“大家辛苦了,我们给你们从宴会上带了点酒和吃的,还热着呢。都别站着了,快过来吃点东西,喝点儿酒,暖暖身子!”
士兵们听到这话,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感动的笑容。
他们虽然训练有素,但在这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里站岗,身体早已冻得僵硬,能有一口热食和暖身的酒,无疑是雪中送炭。
“谢谢殿下!”
“谢谢少校!”
士兵们充满感激地回应道。
他们迅速将手中的枪转换到背上,围着餐桌走了过来。
唐吉诃德和洛林亲手将食物和热茶和烈酒分发给士兵们。
看着他们捧着热乎乎的汤羹,就着冰冷的空气大口吃着肉食和面包,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洛林和唐吉诃德相视一笑。
士兵们围在餐车旁,感激地享用着对他们而言堪称奢侈的食物和热饮,气氛变得轻松而温暖。
洛林心中稍安,但他的目光随即又投向了那两座如同黑色墓碑般沉默矗立的巨型“铁棺”。
一丝隐忧浮上心头。
他缓步走到其中一具铁棺旁,伸出手,拂开覆盖在上面的一层积雪,触摸着刻有希斯顿帝国鹰徽的金属外壳。
“唐吉诃德。”
洛林低声对跟过来的唐吉诃德说道。
“把阿波菲斯带出国境,虽然是姑姑为了我和黛莉安的安全着想,但这毕竟是帝国最珍贵的战略武器。我总有些担心……万一,我是说万一,在这敌国腹地,被人用手段夺取了去,那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担心并无道理,叶塞尼亚人绝非善类,他们对希斯顿的尖端技术垂涎已久。他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唐吉诃德刚刚仰头灌了一口辛辣的伏特加,用以驱散寒意。
听到洛林的话,他抹了把嘴,脸上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露出自信的笑容。
他走到铁棺旁,用酒瓶底部指了指铁棺侧面组装一体的复杂机械结构。
“殿下,我听说您在国内也驾驶过‘阿波菲斯’。但奥利维亚元帅配发的机甲铁棺肯定没有安装最高级别的安全锁。”
他凑近那个装置,示意洛林仔细看。
“您看这里。这台,以及护卫黛莉安公主的那台,内部都配备了帝国最高级别的机械密码锁。开启方式和密码序列,只有我和霍华德骑士两人分别掌握,即便是最顶尖的锁匠,在不清楚内部构造和特定手法的情况下,也绝无可能打开。”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如刀,声音也压得更低。
“而且,这不仅仅是锁死那么简单。如果有人试图用暴力手段强行切割或破开铁棺外壳……”
他用手指在那个机械装置的一个极其细微的感应点上轻轻一点。
“……会立刻触发内置的精炼硝酸甘油制成的自毁装置。”
“轰——!”
唐吉诃德做了一个夸张但形象的口型。
“足以将整个铁棺,连同内部的阿波菲斯机甲,一起炸成一堆扭曲的废铁。我们得不到,也绝不会让它落入敌人之手。这是出厂时就设定好的最终保险。”
洛林闻言,连忙凑上前仔细查看。
果然,在唐吉诃德的指点下,他看到了自己之前驾驶的那台阿波菲斯机甲封存的铁棺上所没有的精密机械锁。
“原来如此……”
洛林点了点头,脸上的担忧之色也消散了。
“确实考虑得很周到。”
士兵们用完餐食,身体暖和了许多,精神也振奋起来。
他们再次向洛林和唐吉诃德表达了感激,然后迅速回归岗位,继续在风雪中警惕地守卫着“铁棺”。
洛林和唐吉诃德则推着空了的餐车,沿着原路返回冬宫的客房区域。
回程的路上,冬宫的走廊愈发寂静,确认四周无人尾随或监听后,唐吉诃德压低声音询问洛林:
“殿下,医学研讨会的入场券已经到手。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如何找到‘夜莺’?”
洛林的声音同样压得极低,如同耳语:“奥利维亚姑姑给我的情报明确指出,‘夜莺’是目前我们在伏尔格勒唯一确认还未暴露、且有能力接触核心机密的联络员。”
“因为之前叶塞尼亚宪兵的疯狂扫荡,他不得不转入最深度的静默状态,切断了一切主动联系。”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现在,我们需要重新激活他。而这场由巴普洛夫主持的医学者的研讨会,就是他唯一可能安全现身的机会。姑姑告诉我,‘夜莺’的身份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与会者之中。”
唐吉诃德眉头微蹙:“也就是说,我们只知道他会在那里出现,但根本不知道他具体是谁?可能是任何一个学者、医生,甚至可能是巴普洛夫身边的助手?这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在敌国情报机构的严密监视下,他绝不会轻易暴露。”
“没错。”
洛林点头。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只有‘夜莺’和我们才能识别的联络信号。”
“奥利维亚元帅是否留下了具体的联络方式?”唐吉诃德追问,这是关键。
洛林停下脚步,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有。姑姑告诉我,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主动接近一位我认为可能是‘夜莺’的目标学者——这需要我们的判断和运气。”
“然后。”
洛林继续低语。
“我会和他谈论一个非常冷门的医学史话题——关于中古世纪希斯顿修道院僧侣使用一种名为‘圣血苔’的地衣治疗败血症的偏方。”
唐吉诃德仔细听着,记下这个拗口的名字和具体内容。
洛林继续说道:“如果对方只是普通学者,他可能会表现出兴趣、质疑或者根本不懂。但如果他是‘夜莺’……他应该会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回应。”
“什么方式?”
“他会先纠正我,说那种地衣的正确学名,并补充说明其实际含有剧毒,僧侣的使用记录很可能混淆了物种,导致了许多死亡案例。然后……”洛林的眼神锐利起来,“他会用右手无名指,看似无意地轻轻敲击三下他手中的笔记本或茶杯壁。”
唐吉诃德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流程:特定话题->特定纠正与补充->特定动作(右手无名指,敲击三下)。
“这是确认信号。”
洛林总结道。
“一旦完成这个信号交换,就说明联系上了。后续的接触方式和情报传递,他会再找机会告知我们。”
唐吉诃德深吸一口气。
“我明白了,殿下。研讨会那天,我会在附近策应,确保您的安全。能否钓出‘夜莺’,就看这次了。”
“嗯。”
两人不再交谈,继续推着餐车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