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32章 万亿次计算机造成的影响!

第532章 万亿次计算机造成的影响!(2/2)

目录

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轻微摩擦声。

每个人都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了自己的私章。

当所有人都签署完毕,小张将协议小心翼翼地收拢,确认无误后,才退回到周领导身后。

周领导环视了一圈,看到所有人都已准备就绪,他这才再次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和激动:“同志们,今天,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向大家宣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脸,将众人的期待和紧张尽收眼底。

“就在刚才,计算机研究所的周培明院士向我汇报,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第一台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它……成功了!”

“轰!”

周领导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不是喧哗,而是那种瞬间被巨大冲击力震慑住的,集体性的、难以置信的寂静,紧接着,是几声压抑不住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在座的,有相当一部分人。

比如刘有材、石振宏,以及一些长期接触军工和重工领域的领导,他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高性能计算机的战略意义,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

他们知道,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竞争激烈,能达到万亿次级别的计算机,意味着什么。

“万亿次?这……这怎么可能?”刘有材猛地站了起来,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虽然不是计算机专家,但他深知国外在这方面的领先程度,更清楚国内在这方面的差距。

万亿次,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石振宏的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他死死地盯着周领导,嘴唇微微颤抖。

他比刘有材更清楚,一台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对于**,对于**武器模拟,对于航空航天,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跨越式的进步,足以改变整个国家的**格局!

然而,也有一些,比如苏国立,作为化学的,他平日里更多关注的是化工生产、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对计算机技术虽然有所耳闻,但对其核心性能指标,特别是“万亿次”这种概念,并没有直观的认识。

他们脸上此刻的表情,就显得有些迷茫和困惑。

苏国立皱着眉头,看向身边的祁领导,轻声问道:“老祁,这万亿次……是个什么概念?很厉害吗?”

祁领导此刻也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虽然也不完全是技术出身,但对国家科技发展动态一直保持关注,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分量。

他深吸一口一口气,压低声音,但语气中依然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老苏,这可不是一般的厉害……这么说吧,我们现在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每秒能进行几百万次级别的运算,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而万亿次,就是一万亿次!它比我们现在最先进的机器,快了多少倍你自己算!”

“一万亿次?”苏国立的瞳孔骤然放大,嘴巴张得老大,足以塞下一个鸡蛋。

他虽然不懂技术细节,但“一万亿次”这个数字,足以让他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

“是啊!”祁领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玩意儿出来,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那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复杂计算。”

“什么天气预报模拟,什么核物理仿真,什么航空航天设计,什么新材料分子结构分析……全都变得可能了!这简直是……国之重器啊!”

听到祁领导的解释,苏国立的脸色也变得涨红,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终于明白了周领导为何会如此激动,为何要让大家签署最严密的保密协议。

这根本不是什么小事,这是足以载入史册,改变国运的大事!

会议室里,各种交头接耳的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刻意压低,但那种兴奋和激动的氛围,已经彻底打破了会议原有的沉闷。

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消息带来的巨大冲击,都在想象着这台“银河一号”将给各自领域,乃至整个国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领导看着众人的反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领导,都将是这台超级计算机未来应用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而这,也正是白杨所希望看到的。

他再次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同志们,安静!”周领导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我知道大家都很激动,但现在还不是彻底放松的时候。”

他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继续说道:“这台银河一号的成功,离不开周培明院士和计算机研究所所有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白杨同志。”

提到白杨的名字,会议室里再次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许多人此刻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其中,还有白杨的身影。

周领导没有理会这些议论,他继续说道:“正是白杨同志,在项目初期,顶着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为银河一号项目争取到了宝贵的资金和资源。”

“更是他,提供了许多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方案,才使得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白杨的赞赏和肯定,这番话,无疑是将白杨的功劳,直接摆在了台面上来了。

石振宏、刘有材等人闻言,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

他们虽然震惊于银河一号的成就,但对于白杨的“神迹”,却也并不感到意外了。

毕竟,这个年轻人,总是能创造奇迹。

“所以,同志们!”周领导再次提高了音量,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回到自己身上,“银河一号的成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它将是我们国家科技腾飞的强大基石,也是我们追赶乃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利器!”

他目光炯炯,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语气铿锵有力:“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台国之重器,让它为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所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会议室里,掌声雷动。

这掌声,不仅仅是为了银河一号的成功,更是为了那些为此付出心血的科研人员,为了白杨的卓越贡献,更是为了华国科技事业充满希望的未来。

祁领导激动地站了起来,高声说道:“周领导说得对!这笔钱,花得太值了!只要是能将银河一号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后续的资金支持,我们***绝不含糊!”

刘有材也紧跟着表态:“我们也一定全力配合,争取将银河一号的算力,尽快应用于我们的重型装备设计和生产优化中!”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干劲和豪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