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震惊的奉天航空三人组(2/2)
白杨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眼神深邃,仿佛在进行着海量的数据运算。
整个过程中,他没有插话,没有提问,甚至没有要求看任何图纸资料。
直到何工程师把所有的问题都说完,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白杨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氛。
高建力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他不知道,这个连整个奉航技术团队都束手无策的难题,白杨是否能够解决。
半晌,白杨的指尖停止了敲击,他抬起眼,语气平静地开口了,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就这三个字,却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让何工和刘工瞬间松了一口气,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白杨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按下了内部通话按钮。
“林慧,你进来一下。”
门被推开,助理林慧走了进来。
“所长。”
“去准备三份最高等级的保密协议,让这三位同志签一下。”白杨吩咐道。
“是。”林慧点头,转身就要去办。
“等一下,”白杨又叫住了她,“签完之后,你亲自去一趟档案资料室,打开A-07号保险柜,把里面的‘涡扇-10改’项目的技术封存资料取出来,送到这里。”
“涡扇-10改?”林慧微微一怔,但立刻反应过来,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好的所长,我马上去。”
林慧的效率极高。
不到十分钟,三份印着“绝密”字样的保密协议就摆在了高建力三人面前。
协议的条款极为严苛。
高建力看着那“***”三个字,只觉得头皮发麻,握着笔的手都有些颤抖。
他毫不怀疑这份协议的法律效力,郑重其事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何工和刘工更是神情肃穆,一笔一划,写得无比认真。
签完协议,林慧将其收好,转身离去。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等待的安静。
这一次,气氛比刚才更加凝重。
周部长端起茶杯,轻轻吹着热气,老神在在,似乎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毫不意外。
而奉航三人组,则是坐立不安,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涡扇-10改”?这是什么项目?这个“改”字,又意味着什么?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林慧再次推门而入。
这一次,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厚重的牛皮纸文件袋,上面用红色的油墨印着“封存”两个大字,封口处贴着三道交叉的封条,每一道封条上都盖着印章。
“所长,资料取来了。”林慧将文件袋轻轻地放在了白杨的办公桌上。
“辛苦了。”白杨点了点头,示意林慧可以出去了。
然后,他将那个文件袋,推向了何工程师和刘工程师。
“你们要的东西,应该都在这里面了。”
何工和刘工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激动和疑惑。
他们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撕开封条,打开了文件袋。
里面,是一叠厚厚的、打印得极为精美的技术图纸和资料。
最上面一张,是项目的总纲。
标题栏里,一行醒目的黑体字瞬间攫住了他们的眼球——《“涡扇-10改”高推重比中等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完整设计方案及制造工艺手册》。
而落款处,总设计师的名字,赫然便是——白杨。
项目完成时间:一年半以前!
“这……这……”何工程师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二页,那是关于发动机核心机高压涡轮叶片材料的部分。
当他的目光落在合金配方那一栏时,整个人如同被闪电击中,瞬间僵在了原地。
“加了……加了铼!还有铪!天哪,是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这个配比……这个配比太完美了!”何工程师的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变得尖锐起来。
他指着资料上的化学式:“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国内的铼产量那么低,我们根本没往这个方向考虑!可是……可是这里面居然还有配套的低成本高纯度铼提取工艺!”
旁边的刘工程师则一把抢过了后面关于叶片制造工艺的部分,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慢慢张开,足以塞进一个鸡蛋。
“定向凝固……不,不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定向凝固了!这是……这是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技术!我的天!还有……还有这个!”
“叶片内部结构,采用了双层壁层流复合冷却结构!设计了超过三百个微型气膜冷却孔!这……这简直是艺术品!是魔鬼才能想出来的设计!”
两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浸淫了一辈子的老专家,此刻彻底失态了。
他们就像两个饥渴的信徒,扑在了圣经之上,贪婪地翻阅着每一页资料。
越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就越是震惊。
越看,他们心中的敬畏就越是深沉。
这份资料,哪里是什么“指点迷津”?
这分明是一份从理论到实践,从材料到工艺,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得不能再完整的“标准答案”!
而且,这个答案,比他们提出的问题,至少高了两个维度!
他们还在为“三代半”发动机的叶片蠕变性能发愁,而白杨在一年前,就已经设计出了一款性能全面超越“三代半”,稳稳迈入“第四代”门槛的怪物级发动机!
他们苦苦追求的那百分之三的性能提升,在这份资料面前,简直就像一个笑话。
因为按照这份资料的设计,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可以直接再提升两百度!
推力至少增加百分之十五!
寿命更是直接翻倍!
“周……周部长……”何工程师抬起头,嘴唇哆嗦着,望向气定神闲的周建功,“白总工他……他是什么时候……”
周部长放下茶杯,淡淡一笑:“白杨同志在完成‘龙腾’项目之后,就预见到了我们国家下一代战机对发动机的需求。所以,他利用业余时间,顺手就把这个项目给做了出来。”
顺手……就做了出来?
这番话,听在高建力耳朵里,不亚于一声惊雷。
他呆呆地看着那两位已经完全沉浸在技术资料中,时而惊呼、时而沉思、时而捶胸顿足,状若疯魔的老工程师。
再看看办公桌后那个神情淡然,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年轻人,脑子里只剩下一片空白。
他终于,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他们奉航集全厂之力,耗费无数心血,都无法攻克的难关,对于白杨来说,真的就只是一个“顺手”就能解决的问题。
他们视若珍宝,苦苦追寻的未来。
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静静地躺在了这个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白杨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他们走到那扇门前,然后,亲手为他们打开。
这不是领先,这是碾压。
是更高维度文明对低维度文明的,降维打击。
高建力缓缓地站起身,对着白杨,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无关职务,无关年龄。
只为那份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如渊似海的智慧,和那份早已洞悉一切,为国家未来铺平道路的,深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