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94章 052D海试结束!

第494章 052D海试结束!(2/2)

目录

几个研究员正围着一台刚刚拆解开的燃气轮机,激烈地讨论着叶片涂层的耐腐蚀问题。

广播声传来,为首的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满手油污都来不及擦,直接吼了一嗓子:“都听到了?集合!小马,把咱们做的GT-25000燃机在高盐高湿环境下的模拟运行曲线图带上!还有那个减震浮筏的振动数据记录本!”

“好嘞,组长!”

声呐与水声对抗研究室。

“是052D!肯定是海试有结果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跳了起来。

“别咋咋呼呼的!”一个面容沉静的女研究员瞪了他一眼,但她自己收拾东西的手却快得出现了残影。

“把我桌上那三本《舰船水下噪声特征信号分析手册》全带上!还有上次做的拖曳线列阵声呐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室、舰载武器系统适配中心、自动化损管系统实验室……

同样的场景,在研究所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这些在052D项目暂时解散后,已经被分配到各个新岗位,投入到全新科研项目中的骨干精英们,在听到那个熟悉的番号时,仿佛听到了某种神圣的召唤。

他们没有任何迟疑,没有任何疑问,第一时间放下了手中的一切。

新的项目很重要,但他们心中都清楚,没有什么比亲眼见证自己耗费了数年心血的“孩子”交出第一份成绩单更重要!

走廊里,响起了密集而杂乱的脚步声。

人们从各自的办公室、实验室里涌出,脸上带着相似的表情——错愕、激动、期待,以及一丝藏不住的忐忑和骄傲。

他们手里抱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是厚重的文件夹,有的是成卷的图纸,有的是笨重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器,甚至还有人提着自己的工具箱。

此刻,他们正从四面八方,朝着同一个目的地汇集。

研究所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

短短几分钟内,就已经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群人,足足有上百号之多。

深秋的四九城,天气已经有些凉了,但此刻的广场上,却弥漫着一股火热的气氛。

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压低了声音,激烈地交流着。

“老张,你说这到底是啥情况?怎么突然就把咱们都叫过来了?”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袖口磨得发亮的男人,有些紧张地搓着手。

被叫做老张的是个瘦高个,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还能是啥情况?算算日子,海试该结束了。这阵仗,肯定是数据回来了,要咱们去‘会审’呢!”

“会审?”旁边一个年轻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是骡子是马,今天就要拉出来遛遛了?”

“可不是嘛!”老张感慨道,“咱们当初在图纸上、在实验室里算了一千遍一万遍,觉得天衣无缝。”

“可真正到了大风大浪里,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动力系统顶不顶得住?舰体结构结不结实?相控阵雷达在强电磁干扰下还能不能稳定开机?这都得看数据说话!”

他的话,让周围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是啊,数据不会骗人。

他们既期待着看到一份完美的答卷,又深深地担忧着,害怕看到任何一个不理想的数据。

那种感觉,就像是等待高考放榜的考生家长,紧张、煎熬,又充满了希望。

“应该……没问题吧?”一个负责舰体结构设计的工程师,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咱们用的可是所长亲自拍板的特种高强度钢,屈服强度比原来的方案高了百分之二十,而且整体框架结构也经过了所长三次优化,理论上抗十二级风浪都没问题。”

“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另一个搞动力系统的专家摇了摇头,表情严肃,“咱们那两台GT-25000燃气轮机,虽然地面试车很成功,但装在船上,经过长时间的海上颠簸和盐雾腐蚀,性能会不会衰减?”

“联合动力推进模式下,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的切换会不会有顿挫?这些都是未知数。”

“还有雷达!”负责相控阵雷达的那位老工程师也加入了讨论:“咱们那个‘海之星’,上千个T/R组件,只要有一个在海上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阵面的性能。”

“而且,咱们的软件算法,能不能有效过滤掉海面杂波的干扰,精准锁定目标,这才是最大的考验!”

议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讨论着自己负责的那个领域,言语中充满了专业人士的严谨和对未知的敬畏。

他们不是不自信,恰恰相反,他们对自己的设计有着绝对的信心。

但他们也知道,造军舰,尤其是造一艘如此先进、如此复杂的现代化军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气氛逐渐变得有些凝重的时候。

“嘎吱——”

一声沉闷的刹车声响起。

一辆绿色的“大解放”卡车,停在了人群旁边。

紧随其后的,是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

所有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齐刷刷地转头望去。

伏尔加轿车的车门打开,白杨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今天没有穿那身标志性的蓝色工作服,而是换上了一套整洁的灰色中山装,显得身姿愈发挺拔。

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但所有接触到他目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刚才还嘈杂的广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这就是白杨在研究所里无与伦比的威信。

他不需要声嘶力竭的口号,也不需要慷慨激昂的动员,他只需要站在那里,就能成为所有人的主心骨。

“人都到齐了?”白杨开口问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报告所长!原052D项目组,应到一百二十七人,实到一百二十七人!全部到齐!”一个负责项目统筹的办公室主任,上前一步,大声汇报道。

“很好。”白杨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看着眼前这张张熟悉而又充满期待的脸,看着这些华夏最宝贵的科技财富,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同志们。”他提高了声调,“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在猜,叫大家来是为了什么。”

“现在,我正式告诉大家。”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奋斗了三年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已经完成了全部海试科目,胜利返航!”

“轰!”

人群中,瞬间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和掌声。

“好!”

“太棒了!”

许多人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地挥舞着拳头,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专家,眼眶甚至都湿润了。

白杨抬手,虚虚地往下压了压,掌声和欢呼声立刻平息下来。

“现在,海试的全部原始数据,已经送到了总参分析中心。军令如山,石副部长和海军的同志们,正在等着我们。”

“他们想知道,我们交上去的,到底是一份怎样的答卷。”

“而我,想和你们一起,去揭晓这个答案!”

“这辆车,将带我们去往战场。我们的战场,不在惊涛骇浪之上,而在那堆积如山的数据之中!”

“我们的武器,就是你们脑子里的知识,手里的计算尺,和我们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现在,我问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有!”

“有!”

“有!”

上百人的怒吼,汇成一股滚滚洪流,直冲云霄,震得广场上空的空气都在嗡嗡作响。

之前所有的忐忑、所有的不安,在这一刻,都被白杨那充满力量的话语,彻底点燃,化作了冲天的豪情和战意!

“上车!”

白杨一挥手,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人群立刻行动起来,大家互相帮助着,有条不紊地爬上了那辆“大解放”的后车厢。

车厢里虽然拥挤,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芒,仿佛不是去进行枯燥的数据分析,而是要去参加一场盛大的庆功典礼。

白杨也转身上了那辆伏尔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