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帮衬一二(1/2)
第二件关于筹建外籍军团的事情办得并不好,李怀文和达傒山彦虽然达成一致。
随后,达傒族长便即刻派人去劝说乌桓、鲜卑。
可是情况并不佳,他们委婉拒绝了乾军的要求,可能是因为他们处在南月之北,远离匈奴等部族的核心区,遭受掠夺的情况尚好,所以不愿意与乾军为伍,生怕引来祸患。
对于鲜卑、乌桓的表态,他们不愿追随乾人,那么将来必会倒向匈奴,林川最不愿意见到此类情况。
于是提出采取既定方略,让秦东胡领兵冒充鲜卑、乌桓,沿八百里瀚海之东部边缘北上,劫掠浑邪王的领地。想法子,逼也要把鲜卑、乌桓逼得无路可走,只能是南下投秦一条路。
短暂休整期间,时常遭到林胡部欺辱的赫哲一族同样愿意和大傒族一样随乾军内迁。经过众人商议,林川最后决定,暂时成立两个新建兵团。
即以族名为名,分别是达傒兵团和赫哲兵团,兵团的最高职务设为校尉,校尉的人选由族长提名,上将军府任命。
由于两个部族人员较少,就暂时每个兵团拟定名额为二千人,只设置骑兵以及一定数量的辎重部队,
乾军每年会足额拨付一批军需物资给养,而条件是两个兵团必须接受上将军府管辖,同时参与作战。
诸事计议妥当后,林川率乾军与达傒族、赫哲族迅速开拔,南下代郡。
北方胡人男女老幼都善骑,行军速度一路很快,数天后,便来到代郡之北,望着绵延起伏的秦长城,将士们忍不住放声大呼,“终于到家了。”
郡守李焕得知林川前来,急忙出城百里迎接,双方免不了一阵寒暄,林川发现李焕清瘦不少,但精神气仍是极佳。
翌日。
在李焕、李怀文等人操持下,达傒、赫哲两族族人安顿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起来。好在代郡数年征战。
地广人稀,安置数万人口根本不是问题,很快就设置达傒、赫哲新领地,将族人均妥善安置。
期间,林川暗自揣摩,此次北伐漠南难道就此结束?凭冒顿单于的性格,林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果不其然,到达代郡前后没到三天,郡北长城卫戍将士急报,“匈奴大军来犯,数万轻骑,铺天盖地,边关告急。”
接到消息,林川急忙与李怀文率军赶赴北部重镇,独石口镇,这是一座隘口,是链接代郡山地与北方草原的重要枢纽。
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林川急忙将兵马四散屯驻,迎战匈奴大军。
接下来,双方发生数场交锋。虽然战斗及其惨烈,但是规模却并不大,匈奴颇有试探性进攻的意味。
隘口之上,望着高高飘扬的大单于旗帜,林川一直没想明白,冒顿究竟想干甚什么?
目前,李怀文同样一筹莫展。夜里,关外匈奴大营星火点点,怎么看都不会少于数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