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那一段往事(1)(2/2)
“现在的情况可容不得我们感情用事。”魏全补了一句。
“我不同意!”唐季礼双手撑着桌面,怒气冲冲的说道。
他的脸涨得通红,仿佛要喷出火来。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应该时刻以保障民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即便救不过来,也要救。”
“你现在还没开始救援呢,就要放弃,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普通人的感受?”
“若是没有普通老百姓,怎么会有我们这些人?请记住,我们还有另一个称呼,那就是人民的子弟兵。”
唐家从小告诉他的就是以人为核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们是人民选举出来的,就应该时刻保障人民的利益。
唐季礼把目光看向自己的父亲,希望他能站出来支持自己,,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渴望。
唐向前面色凝重,一言不发,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峰。
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那紧锁的眉头仿佛隐藏着无数的忧虑。
“咳咳,我觉得不如这样吧,咱们选一个折中的办法。”
陆征眼见双方就要吵了起来,他立刻出来打圆场,希望能缓和这紧张的气氛。
“咱们可以在琅琊市内安置多个救援点,在保证自身安危的同时,积极的营救救援点的人员。”
“琅琊市占地面积十分大,我们选取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救援点,让有条件的人优先赶往救援点进行集合,同时我们再增派一些人手,先把局面维持住。”
“等到我们到达地下庇护所之后,然后再派出人员一批一批的前往各个救援点,营救普通人。”
陆征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试图让众人更清楚地理解他的想法。
“有一点我认为魏全说的很对,那就是我们自己都没有保护好,怎么能保护好其他人呢?”他补充道,试图让自己的建议更加合理。
“这怎么行?普通人没有保障设施,他们肯定熬不过去!!!”
“况且你要是想在人员密集的安置救援点,那人少的地方呢,难道他们不是人吗?他们不该活着吗?”
唐季礼不依不饶,让他这样就将普通人的安危放弃,他自问做不到,那违背了他的信仰和原则。
“我们不是不救,而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救,琅琊市这么大,你怎么去救?”
“琅琊市的军民比例大概在1比700,近千万的人口,咱们只有1万多的士兵。”
“唐季礼,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你要知道,救援这么多人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魏全来到窗边,指着窗外说道:
“你现在过来看看,这才过了多久?外面的雪已经没到脚踝了!”
“再拖下去,恐怕我们自身都难保!!”
“即便你把所有人都救下来,那你怎么安置,物资从哪里来?”
“粮食呢?御寒的衣物呢?必要的生活用品呢?”
“你唐季礼不是神仙,变不出来这些东西!”
“你要真是神仙,你挥挥手,直接让大雪结束了不就行了!!”
魏全的话语真知灼见,字字句句击打在唐季礼的心上。
唐季礼嘴上想着反驳,但是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他,魏全说的一点错没有。
这些都是他们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只能救一小部分人,你可以把这些人当做日后的种子。”
魏全撂下一句话,转身回到座位上。
只留唐季礼呆呆的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投票表决吧。”唐向前端坐于首,终于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不怒自威。
既然众人出现了意见分歧,那就按照传统,少数服从多数。
片刻之后,投票结果出来了,30票赞成,25票反对。
因为这次召集的是中高层的领导,所以说,魏全和陆征的人手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两方都侧重于直接撤离到蛟龙基地地下庇护所。
唐季礼的脸色一黑,仿佛被一层乌云所笼罩。
没等他进行任何反驳,唐向前直接开口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安排下去,在琅琊市内设置救援点,先派一部分人过去值守吧。”
“这件事情,由唐季礼负责。”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剩下的人全部撤离到电厂下方的庇护所,先进行安顿。”
“另外启动一级战备状态,所有人抓紧收拢士兵。”唐向前有条不紊地吩咐着,每一个命令都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爹……!!!”唐季礼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的父亲。
这一刻,他好像从唐向前身上看到了苍老与犹豫。
要知道,唐向前从来不是这样的,在以往的决策中,他总是果断而坚定,从不曾有过这样的迟疑。
“就这样,执行命令吧。”
唐向前不理会自己儿子的目光,而是直接吩咐道。
坐在末尾的曹元亮把一切尽收眼底,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这种时刻,他是不可能跳出来,直接支持唐家的,毕竟他的明面身份是还是和唐家作对的人。
既然蛟龙基地的最高领导人已经下达了命令,那他负责执行就好。
至少他目前还是安全的。
曹元亮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不知为何,他感到一丝凉意。
或许是气温降的太厉害了吧,曹元亮自嘲的笑了笑。
………………………………………………
一阵紧急的哨响划破了军区内的宁静,召集了军区内的所有士兵。
超大的应急照明灯照亮了在场所有人的面孔,那一张张脸上写满了疲惫、疑惑与不安。
呼啸的寒风席卷着漫天飞雪,吹打在每一名士兵的脸上。
当命令撤离下达的那一刻,众人并没有出现哗乱。
他们眼中存在着深深的疑惑,撤退的话,普通人怎么办?
毕竟以往发生天灾的时候,无论是大河决堤,还是突发地震,都是他们冲锋在一线,从来没有退缩过。
但偏偏这次,上层下达的命令是撤退。
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没有人在宣读命令的时候开口询问,他们默默的收拾着行李,做着最后的准备。
有的士兵则望着远方的城市,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不知道那些普通的百姓此刻正在经历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