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 第664章 北斗什么都缺

第664章 北斗什么都缺(2/2)

目录

「确实是这样,阿伟罗,你应该帮我们联系失落帝国。」

「是,将军!」

.

五院唐文和钱临安畅聊一个下午,话题从登月一直发散到了星际探索。

到了后面时他忍不住提出疑问:

「假如我们用核聚变为动力制造工质飞船,最快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多少?」

钱临安显然是早就做过设想,立刻回答:

「根据不同原理理论极限不同,最快的应该有光速30%,但一般上限也就是12%,实际嘛——·假如30到50年后造出以氢原子为介质的聚变发动机,速度能达到光速的1%就不错了。

,唐文:「那无工质聚变发动机呢?我指的是不需要喷出介质,只需要通过辐射或者光子之类提供推力。「

「首先,辐射推进本质依然是工质推进,只是介质变成α例子而已。其次,纯粹的无工质推进是反能量守恒定律,至于光推进——那只是个美好的童话。「

钱临安言简意赅。

唐文懂了,这位是老航天(误)。

星际旅行话题终于结束,唐文回归现实:

「登月太遥远了,就算载人航天都还有不少时间·我想投资一些见效快的项目GPS卫星。」

钱临安:「北斗卫星在做了,现在还在试验阶段,但应该要不了几年就会组网。」

「现在有多少颗?」

钱临安竖起一根手指。

没错,就一颗,仅「北斗一号」一根独苗,还是实验星不提供服务。

唐文没有他那么乐观,实际上北斗计划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信心和支出—在2005年前,国内的一直在努力和大毛的格罗纳斯或者欧州的伽利略合作,试图共同建设一起使用。

这两家也坏得很,像渣男一样吊著国内,不主动也不拒绝,就这么一直拖到快2010年已经富裕起来的国内忍不下去了,一口气发射5颗当年就密集组网,紧接著2012年就实现亚太覆盖,20年实现全球覆盖。

唐文提起这茬的原因也很简单,现在船用GPS贵的吓人盖金旗下的渔船早有体会,并且可以被帝国随意屏蔽,精度还差。

这就算了,但汽车也需要导航,而且需要的精度非常高,搭载GPS晶片的导航仪贵的吓人还难用,就这还供不应求。

除开最显而易见的导航需求,通信基站也需要卫星时钟进行时间同步来进行校准,这在帝国的MDA开发中已经被确定下来。

GPS卫星依赖于内置原子钟作为绝对时间轴进行校准,300年的累计误差也就不到1

秒,是文明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钱临安现在没关注北斗计划,于是把杨希南叫了过来。

后者一进门眼神就不著痕迹地从桌子上的稿纸上扫过,强忍住内心的震惊坐到一边。

之前听了些不靠谱的传闻说什么要登月,难道是真的?

「小杨,你说说我们现在的GPS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

听到钱临安的问题他想都没想就回答:

「还差得很远,现在实验精度大概也就100米级,仅能满足海运定位,关键的原子钟精准度差三个数量级才合格、轨道高度计算领域空白、星间链路通信尚未掌握、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失效、处理器算力低下且依赖进口、轨道自动修正技术空白仍需要地面引导、缺少境外观测站对运行轨道进行高精度测距—」

杨希南心里则想的是大佬在现场多多哭穷,几乎是把各种问题都讲了出来,到最后还不忘补上一句:

「现在整个研究院只有3位卫星专业博士,我们的研究能力很糟糕,几乎推进不下去。」

唐文:「——」

本来以为花点钱就能解决的,可怎么听著问题有点多?

现在的北斗一号不能说趋近完善吧,也称得上是毫无用处。

现在他又被迫加深了一遍尖端工业的固有印象:这需要整个行业的进步和配合,真不是局部发力就能解决的问题。

登月该不会也遥遥无期吧?

钱临安察觉到了他的想法立刻开口:

「GPS也95年才组呢,打磨时间多是正常的,北号的前景还是阔滴!」

唐文却有些失望,毕竟他不能去打下一颗卫星——还是投资一波吧,起码肯定能快点C

「好吧,盖金可以投资GPS吗?另外魔都半导体已经成功抄出来了486,也许星载版本486EX也有希望,如果可以投资的话我能给予一些支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