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碧蓝档案】自我的舞台 > 【第2章完结结语】

【第2章完结结语】(2/2)

目录

“那个,轩铭老师这是您做过的事情吗?”

“——不,没那么温柔。”

(不同的学生,在这个总集世界的平行世界之下,会展现出什么样的可能性呢?她们所对应的代行者,又会是谁呢?)

*可披露情报,学生对应的身份位置,人格身份的本源——

「首脑:砂狼白子·恐怖——阮轩铭」

「???:砂狼白子——阮轩夜」(涉及剧透就不写了)

「第四席:圣园未花——米歇尔」

「第二席:空崎日奈——维坎莉娅」

「第三席:小鸟游星野——名」

……

……

……

聊聊轩铭,以及星野的命题「命运」

说是「命运」,其实也是想要奠定一下故事的基调(但奈何当初实力有限,没有写好),但奈何当时个人笔力实在不行。

因为第一章我是本打算作为了解轩铭的开端的,展现他过去的一部分,以及人设的基底。但是能力有限其实有些弄巧成拙了,很多事情交代的不明不白的。

以「命运」为命题,其实也是为了展现宿命感。

要写好命运之中的那种宿命感,就要把握好三点

1、苦难的独特性

2、偶然之中的必然性

3、不可替代性

(这三条来自于B站UP主「灰色渔歌」的边狱第八章杂谈)

其实满足任意两条就已经足够了,边狱巴士那边小金很喜欢用这种「宿命感」的写作手法,罪人原作之中的种种对应,对峙的必然性。

不过这里是基沃托斯,是BA这么一个奇迹美好的故事。让轩铭一个人受苦受罪就好了,学生让轩铭给挂就好(开个玩笑,轩铭虽然过程受苦,但也不会太憋屈,或者说他那性格就不可能让别人占到什么便宜)

-来逐个聊聊,首先,苦难的独特性。崩坏三的之中凯文老祖已经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人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轩铭所要面对的苦难,就是仅仅属于他的苦难。

轩铭的性格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的,虚妄之中的种种以及现实世界的过往塑造了如今的他,也正是只有他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这份仅属于他的苦难。

-第二个,偶然之间的必然性,就是轩铭身为「老师」的必然。身处这座舞台的必然。

这个基沃托斯也只能,也只有轩铭能救。(事情都是轩铭挑起来的)。本书的核心已经确立了,就是「自我」。基沃托斯上种种之间的指向轩铭的联系。普雷是轩铭的投影,轩夜就是诞生于轩铭的本我,就连「黑昼」也是为了「轩铭」而来。

开玩笑的说可以是身为老师的魅魔体质在基沃托斯是人是鬼都看上他。但按照作者牢剑的叙事层角度来看,「偶然之中的必然性」,轩铭的性格,自然是要面对真正的自我的。也是在扣题本书的关键《自我的舞台》

一条自我的救赎之路。

-第三个,「不可替代性」。这座舞台终末之上的,不可替代的主角,就是轩铭。

(翻译一下就是:本书的主角就是轩铭,是的,传递的概念就这么简单)

自我的舞台,展现自己的种种,然后面对真正的自我。爱丽丝的章节就是轩夜作为导演把爱丽丝的本心扯了出来,让爱丽丝产生了动摇。

暗示的也很明显了,凯伊和爱丽丝的关系其实就是两人的缩影。所以,在舞台的终末,轩铭和轩夜必然会产生冲突,虽然轩夜从轩铭的本质之中诞生,但实际上,他代表不了轩铭,他只是轩铭的一个面,不能算是完整的轩铭,完整的「自我」。

把三点总结一下就是——

轩铭是虚妄之中唯一来自于现实之人(独特性)。

基沃托斯的种种,以及老师的身份,都必然指向轩铭,也只有轩铭,才能是这个基沃托斯的老师(必然性)。

最后的,能让这片自我的舞台落幕,挣脱这宿命的丝线,奏响属于「轩铭」的终章,只有轩铭他自己。(不可替代性)

星野篇其实算是写烂了,该传递的主题其实没有传递到多少,或许有些人看的可能不错(毕竟轩铭也没有吃瘪,也把星野拿下了)但对于叙事就是一个灾难,搞得作者牢剑还得搞一个第三章序幕来完善这个「宿命」(悲

第三章的序幕,大伙也看到了,《神曲》之中地狱篇大门上写着的字「入此门者,应当舍弃一切希望」,维吉尔和但丁进入地狱的开头。

提到了《神曲》,我们火龙果女士,贝阿朵莉切。身为神曲之中的「圣女」,她自然就有戏份了,也姑且算是衔接阿里乌斯部分的开头。

因为对应的是原作里头vol1的第三部分,加上现在轩铭是老师……所以您会见到:

「没有面子的轩铭,光速向伟大的莉音女士滑跪——真的非常抱歉!莉音女士!我不是故意整这些有的没的事情的!」

「蒙面泳装团永不遗忘,第二回,继承我们伟大的首领,浮士德大人的意志!」

「阿拜多斯肘击王再现江湖?肘你的!孩子!——布豪,为什么她头发变黑了?为什么荷鲁斯的神秘没有了?‘星野:跟我的无序力量说去吧!’」

「*踹门*第三席代行者查水表!奈芙蒂斯!」

「替罪羊,阿撒兹勒(Azazel)」(以撒里头的AZ,也是纱织的原型)

「轩铭又双叒叕被骂不当人的出生了——还是太礼貌了」

……

……

这本书呢,之后估计也不会更新那么快了,但尽量保证不弃坑。之后呢就打算出一本原创书,来写轩铭以前的故事。(就是怎么把代行者忽悠到自己这边来的,以及做了什么出生事)

流量太惨淡了,建议也不要像我一样死磕,不如多开几本搞10w字书测,看看哪本能火就写那本,这样没准快一点。

写了150多w字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了,这本书也算是第一本书了,也是感慨颇多呢(其实就是没想到自己的大纲能写这么多,单单是世界观大纲就写了3w字,还没算故事线大纲,这得写到猴年马月去啊)

目录
返回顶部